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未来科幻 > 昭阳本纪 > 分卷阅读3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36(1 / 1)

也许,了禅大师说的是对的,昭阳公主有慧根。 “上师,您说今夜的风是不是要变了?” 竺法成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在那些没人注意的街角巷尾,巡夜的武侯仔细地盯着冰冷月光下的每个值得怀疑的影子。武侯的眼睛望着灯火辉煌的太极宫,那座宫殿象征着一个正在崛起的帝国,是所有唐朝子民愿意用生命去守护的荣耀。 永远不会熄灭的灯火,永远不会倾颓的宫殿,永远不会衰败的城市。 真好。 像是一个美梦。 直到—— “圣人——不好了——” 李敬睡眼朦胧地从榻上爬起,小宫监的话还没说完,一把胡刀就砍断了他的脖子。 鲜红的血液呲呲地往外冒,这哪里是杀人,倒像是宰了一只扑腾乱跳的活鸡。 “反了!反了!” 从朱雀门到甘露殿大小宫门十叁道。 竟是没有一道拦得住这些愤怒的胡人。 李敬冷汗直冒,他躲着那些狰狞的异族面孔,忽然有一种奇怪的感觉: 梦,醒了。 第五十章昭阳公主夺权的开始谁才是她的一生 “启章七年,长安胡乱,高祖年衰,不得御。后缈出释门,破胡计,定长安。” ——《旧唐书·昭阳本纪》 紫微宫。 一华服女子抱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儿,正讲到《旧唐书》的某一章。那女孩儿天资聪颖,思维敏捷,才五六岁就缠着她的母皇给她讲前朝旧事。 “阿娘,怎么明帝的故事是从这一页开始的呀?” 赵水遥沉吟片刻,答道: “此事乃昭阳公主夺权之始。” 说起来,那已经是二百多年前的事。 当时的太子贪功冒进,赶尽杀绝,惹得长安城内胡人怨声载道,胡人秘密纠结出一支队伍,其中有商人、有僧侣、甚至还有唐朝的胡人官员。 若这只是一场普通的暴乱,自然不会记载于开启了大唐第一个盛世的女皇李琮的本纪里。 重要的是,这次看似偶然的暴乱揭示了唐王朝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表面之下不堪一击的脆弱。 无人知晓身处这场变局之中的每个人内心是如何变化的,据野史记载,唐高祖经此一乱大病一场,昭阳公主除金吾卫大将军一职,皇后窦缈重掌六宫,晋王李瑛协理政事,太子齐王终日玩乐。 “为帝王者,术在权衡。” 当年的敬帝兴许只是为了权衡几个孩子之间的权力,年迈的他终于意识到太子骄纵太过,担心太子无法守好他的江山。 所以,他给了另外几个孩子相当的权力,不仅是为了给太子施压,更是留了一招后手。 这个时候的敬帝是否动了废太子的念头呢?恐怕没有。 “阿娘,若是您同明帝相比,是她更厉害,还是阿娘更厉害?” 赵水遥,从漂在河面嗷嗷大哭的弃婴,到起义军的首领,再到新朝的开国皇帝,她的一生同样有很多故事可以讲。 “我觉得一定是阿娘更厉害!” 赵水遥亲了亲女儿,说:“不一定呢。” 此刻的李琮当然不会知道几百年后另一个皇帝对她的高度评价,她正忙着收拾太子留下的烂摊子。上官过看她忙得脚不沾地,给她出谋划策,想了不少主意。 “殿下,圣人竟愿意将金吾卫全权交给你管。”上官过的声音小了下去,道:“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转了性呢。” 李琮当上金吾卫统领才几个月,金吾卫上上下下的人换了个遍。新名单呈报上去,敬帝多一句话没问,直接就给批了。 “圣人,金吾卫中这么多娘子,如何保卫长安?”老宫监问道。 这份名单上的人年龄、家世、背景各有不同,唯一的共性就是她们都是女人。 李琮,要打造出一支完全听命于她的娘子军。 圣人不语,目光阴沉地落在香烟袅袅的丹炉之上。 “哪有那么容易?” 若不是窦缈这个娘子军前统帅在此次平定叛乱中起到大用,她想要实现大换血还没那么容易。 说句不好听的,要是窦缈当时多那么一点心思,坐在皇位上的人是不是李敬还不好说。 敬帝点头同意之后,从前的金吾卫暗地里又闹了几场。这帮世家子弟不是多么看重这份工作,金吾卫本来也是他们当作跳板的地方,可是,落得卫主不力的名声之后,他们哪里还会有什么政治前途? 不闹,是不可能的。 李琮自己没有出面,她派出两个副将,叫新金吾卫的人与旧金吾卫的人一对一比了一场。 旧金吾大败。 她的副将之一张怒儿嘲道: “这点本事谈何守卫长安?” 明面上,再也没人敢议论新金吾卫。 “殿下,您不开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长安城的贵族女子从扶大厦之将倾的窦缈和平四海之飙尘的李琮身上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她们开始学习武术,强身健体,希望自己也可以成为平定叛乱的将士。 好在唐朝贵族不论女男一概酷爱马术,身上有底子在,再学武功问题不大。她们的家长未必全都同意这些似乎异想天开的想法,可昭阳公主风头正劲,这时候浇冷水也没用了。 “不开心?”李琮摇头。“本殿没有,本殿是太忙了。” 但她忙得很快乐。 李琮与上官过共同商议并制定了新金吾的管理办法,主要是参考窦缈多年前的那支娘子军。她对那些英姿飒爽的娘子军还有印象,然而,她们在新朝成立之后并未获得应有的荣光。 而是像窦缈一样,成为某某之妻。 李琮忽然感到悲凉。她想,她是错怪了阿娘吗?阿娘年轻的时候,是不是和她有过相似的野心与抱负?阿娘是不是遇到过类似的困境? “殿下,晋王殿下来了。” 上官过一听李瑛来了,正打算回避,晋王出声叫住了她。 “上官女师,此事不妨你也来听?” 李瑛带来的是与胡人相关的管理制度。 他写了很长的一个折子,头头是道,事无巨细,比太子的暴政更容易叫人接受,也比开国初期杂乱无章的管理秩序要好得多。 上官过偷偷看了晋王一眼,不大高兴。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琮笑容璀璨,一脸天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