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把孩子好好养大,现在既然儿子念书有天赋,他们要是继续留在小镇上,岂不是耽误了孩子的前程?! 至于曾茂考举人,她倒是没什么别的想法。 自己枕边人是什么个性,她最清楚不过。 曾茂能安安分分守着家业,守着她和孩子,余三娘已经非常满足了。 要是他考上举人,自然是锦上添花,她高兴。如果落榜了,她也不会埋怨丈夫无能。 第二天早上吃饭的时候,明庭急匆匆地问他们考虑的怎么样? “你猜。”曾茂见娘子给明庭剥鸡蛋,一副有子万事足的模样,他有些吃味,故意逗起了明庭。 “肯定是搬家!太好了!”明庭眼睛一亮。 看到孩子高兴成这样,夫妻俩也笑了起来。 明庭算了一下曾家的家业,虽然有铺子有地,其实家产没有多少。 原世界,曾茂过继曾铁柱后,打消了考科举的念头,办了私塾。 现在他还没开私塾,自然也少了一份收入。 小镇上的铺子值不了多少钱,到县城租房子生活,曾茂念书考试,未必能一次考上,这些都是硬性开支。 一个家里不能只出不进,那样日子会越过越拮据。 难道把藏宝图里的宝藏挖出来? 明庭想了想,又摇摇头。 那宝藏说起来是前朝宝藏,其实和皇室没半点儿关系,是前朝的有钱人在战乱之前将家里的金银藏了起来,画了张画标记。 大概有四五十万两银子,对曾家来说这是一笔天大的财富。 可是突然暴富太引人注目,还是低调一些好。 而且,目前的曾茂只是个秀才,根本没有能力守住这笔钱。 明庭皱着眉,琢磨着怎么“接济”爹娘。 看到明庭坐在马厩前撑着下巴发呆,曾铁柱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只觉得小少爷越来越不务正业。 从早上明庭拉着马腾练马步,结束后他一直呆在马厩这儿。 昨天小少爷还是一副开窍了的天才模样,今天又傻乎乎地发呆半天。 要不是他还有呼吸,曾铁柱快以为明庭变成了石雕。 “小少爷,喝水吗?你饿了吗?”曾铁柱问道,“要不要去书房听老爷讲书?” 曾铁柱还是不甘心,不甘心自己比明庭笨,他想着要是多听多记,总能学点儿东西。 结果明庭摆摆手,让他不要打搅自己。 “我在思考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铁柱哥,你说等我病好了出去玩,是穿红褂子还是蓝褂子?红褂子喜庆穿着精神,可是我觉得蓝褂子也很好看,显得我玉树临风。” 我踏马管你穿什么! 你一个5岁的小屁孩,站着还没马腿高,玉树临风跟你有什么关系?! 曾铁柱表情扭曲,差点儿崩溃。 他家5岁的弟弟虽然也是熊孩子,可是没有这么折磨人的。 “小少爷,我们到时候可以去书店看看!” 曾铁柱好不容易缓过来,循循善诱地引导着明庭,“看看里面有没有来什么新书。” 要是有他喜欢的,可以求小少爷买下来,他回头蹭书看。 “看书有什么意思!”明庭翻了个大白眼。 “我要去河边翻石头找小螃蟹!腾哥说小螃蟹用油一炸,又香又酥,特别好吃。” “算了,小孩子的快乐你不懂,我还是穿蓝褂子好了。” 一看太阳到正午,明庭噔噔噔地跑去吃饭,把曾铁柱甩在身后。 等到下午,马腾带了一对儿蛐蛐过来,明庭又玩了一下午蛐蛐。 “少爷,你以后不看书不练字了?”曾铁柱看到明庭不务正业,着急得不行。 如果明庭一直这样,爷爷送他来曾家的目的岂不是会落空? “铁柱哥,小孩子应该多休息。你看那些读书人,哪个不是瘦瘦的,脸色不好。” “读书很消耗人!我还是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这次喝药太痛苦了,我不要学习。” 明庭说起这次生病,曾铁柱有些心虚。 随后,他后悔了。 早知道小少爷生病后得了厌学症,他根本不会掀被子让明庭着凉。 现在可好,偷鸡不成蚀把米。 明庭晚上跟着爹娘一起睡,白天不识字不看书,要么和马腾玩闹,要么发呆,或者盯着地上的蚂蚁窝看很久。 曾茂也放松了对明庭的管教。 在曾铁柱眼里,小少爷如今跟乡下的孩子没什么区别。 怎么办? 他这段时间门试了很多种方法。 不管是哄骗,还是吓唬,连激将法都用上了,可是明庭油盐不进,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快把曾铁柱急死。 “小少爷,你要是再这么不上进,我就回家不伺候你了。” 最后,曾铁柱使出杀手锏。 “娘,铁柱哥说要回家,他想家,以后不来咱家了!” 明庭扯着嗓子喊起来,吓得曾铁柱连忙捂着他的嘴。 这回曾铁柱是真的没辙了! 他后悔极了,不该让小少爷生病,为什么人病了之后会变得这么懒散? 曾铁柱心里的怨气越来越大,他恨明庭,有这么好的学习机会不把握,只知道贪玩。 要是秀才公是我的爹爹,该多好啊! 看到曾茂把明庭举起来,让他去摘树上的叶子,曾铁柱羡慕极了。 如果小少爷死了…… 当初那个念头再一次浮现在曾铁柱的脑海里。 这么好的爹娘,这么好的家世,既然明庭不珍惜不在乎,不如消失,把爹娘让给他吧! “哟哟,眼睛里有杀气了!” 奉天坐在明庭肩膀上,指着曾铁柱嚷嚷。 “老大,你可要小心啊,这是个狠心肠的坏小子!他盯上你了!” 明庭瞥了一眼曾铁柱,没放在心上。 曾茂已经把铺子卖掉了。 这个三进的院子他原本是舍不得卖的,可是余三娘算了一笔账,如果曾茂考上举人,以后要考进士呢? 听到娘子的“野心”,曾茂吓了一跳。 他何德何能,能考上进士?这不是天方夜谭吗? “你考不上,庭哥儿呢?我们总不可能一直在县城租房子吧!” “庭哥儿启蒙你可以教,等他中了秀才,万一去府学念书?也就十来年的事儿,难道不该走一步看三步,早点儿准备着?” 余三娘不说还好,一说曾茂立刻发散思维。 童生和秀才他能教,明庭考举人,他这个爹的能力就不够了,必须给儿子请名师。 老曾家只有这么一个独苗苗,放他出去读书,曾茂担心,必须跟着。 所以,他们该卖的还是要卖,是应该早做打算。 在卖房子之前,曾茂收拾书房,打算把家里的书装起来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