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这会儿叫住自己? 在赵大人疑惑的眼神里,大将军快步往回迎了上去。 对方行到大殿前的台阶还没走完,大将军要过去和他说话,他赶紧脚下着急着赶了两步,然而没想到大将军那性子比他还急,也不知道要说什么急事,竟然跨下台阶。 这是有什么天大的急事,走这么快,可别摔了。 赵大人脑海里才闪过这么个念头,就见大将军一个崴脚,人就骨碌碌从台阶上滚了下去。 赵大人:“……哎呀,大将军!” 他愣了一会儿,才大叫一声,转身就去追着要扶人。 还好此时上朝的官员多,大将军滚了七八级台阶就被人给扶住了。 “大将军,您还好吗!” 谁都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大将军一个武将,竟然也能这么不小心,可真是万事都有巧合。 大将军被人一扶,试图从地上站起来,结果站了一半,他立即抱住了自己的腿。 “啊呀,好痛啊!我的腿断了!” 游朔站在大殿前的平台上,把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差一点就目瞪口呆了。 关于古人封建、古板的刻板印象,在这一刻,被彻底击得粉碎。 台阶上的大将军很快被禁卫军的人背走,看样子,据游朔远远的一眼诊断,那腿肯定是摔折了。 断了腿的大将军再怎么着也去不了战场。 哈哈。 游朔没忍住笑,好一会儿才收回视线,他一转头,就看到了站在殿前一角的大皇子,也就是太子秦安。 秦安要是个现代人,对于他自己此时的心情,肯定能用出一个词,就是震碎三观。 大将军,刚才是假摔了吗? 还有那位尊者,他和大将军说的那些话,他听到了大半,大将军会死在沙场,南越国会亡国。 作为南越国的太子,如果南越国亡国了,那他的结局又会是什么? 还有他的父皇、母后,还有所有的人,包括南越国的百姓们。 最后都会变成什么样? 秦安作为太子,从很小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将来是要治理这个国家的,他需要得到他父亲的认可,需要平衡兄弟之间的关系,努力做到兄友弟恭。 他一直以为自己坐上帝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然而,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有一天,他们南越会亡国。 是啊,南越国会亡国似乎也不奇怪,他们南越国也才传承了几代而已,在这之前,这个国家是属于前朝的。 而前朝之前,还有再前朝。 朝代更替,自古以来就是如此,他们南越国也终有被人代替的一天。 秦安只是没有想到,他们秦家的百年基业,会亡在他父皇手里。 在这一刻,一直在秦安心目中高高在上,无人可及的“父皇”崩塌了。 以前的秦安虽然也觉得他父皇在有些事情上的做法,会令他感觉不妥,但是,每次这种念头升上来的时候,就会被他给压下去。 父子君臣,他的父皇肯定是对的,他还年轻,肯定是他的见识不够。 然而在现在形象崩塌之后看来,他父皇真的是一个好的皇帝吗? 秦安越想越觉得心凉,这个答案,好像和以前不一样了。 他的父皇称不上荒淫无道的昏君,可也不是什么能力出众的明君,甚至他连勤政都称不上。 更不要说还有无数存在问题的“小节”。 “尊者,南越真的会亡吗?” 秦安还是心存侥幸,眼巴巴地看着石墩子精游朔,试图能找出什么解决的办法。 游朔十分有哲理地说:“没有哪个朝代不会亡。” 话是如此,但是秦安真不想做那个见证者。 秦安:“尊者,那有什么办法阻止吗?是大将军吗?只要他能好好活着,不要死于与西卢的战事就可以了?” 他也算是病急乱投医,落了水里伸手就要抓救命的稻草。 “这皇帝你当我当?” 游朔的石墩子眼皮实在不怎么好翻白眼,然后说完,他发现自己这话有问题,“哦,对哦,你和我都不是皇帝。” 秦安有那么点激动:“可我是太子。” 这个国家的平安与否,肯定是与他有关的。 游朔:“我只是个石墩子。” 这个国家的平安与否,与他有什么关系? 秦安:“……” 他突然整个变得颓然,他发现游朔说得也没错,这是他们秦家的天下,和别人又有什么关系呢? 但是,他们南越国,真的要完蛋了吗? 上早朝的大臣们鱼贯进坆大殿之中,大臣们也看到了他,一个个并不上前,只是行礼,眼中带着好奇。 好奇他为什么站在殿前,却不进去,从现在的时辰来看,他怎么也不该出现在这里。 这些大臣…… 秦安同样看着这些人,他想到了很多,这些人里,据他所知,有人的后院不宁,有人的子孙不肖,有人甚至自己就贪腐受贿。 这样的人,却是他们南越的国家栋梁。 简直是越想越气,秦安就差现在提根棍子进去把这些人都打一顿。 “既然想做,那就做,反正再怎么样,也不会比现在更差了。” 游朔的话入了秦安的耳中,他一下就将头转了过来。 游朔却像是说了一句十分平常的话而已。 “你都说了你是太子,你们南越国出事了,不就得你自己来想办法吗?” 亲爹也靠不住,那除了靠自己,还能靠谁?靠一个与自己都没有什么关系的陌生人? 游朔这话……有道理啊! 反正最后都是亡国这个结局,他为什么不去试试能不能改变这个结局? 再差也不能更差了。 一种名为希望的东西,出现在秦安的胸腔之中,他脑子有点发热,具体要怎么做还没有想明白,脚下已经朝着大殿的方向走了过去。 早朝要开始了。 第104章 南越国的早朝一向气氛不错, 因为皇帝对于朝政并没有太多的兴趣,这种时候,一般只要是宰相点了头, 皇帝也不会怎么有意见。 大臣们都是人精, 一天到晚干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揣摩人心,那些藏得隐晦的心事都能给你猜出来, 更不要说表现得那么明显的事了。 大臣们现在都有了默契, 凡事多和宰相那边通通气,如果宰相那边很平静, 那么大概率这一天的早朝是不会有什么事情了。 但是如果宰相那边的态度就很严肃,那么不用想了, 早做准备就对了。 不过今天大臣们都有点摸不准, 宰相那里也不是严肃,就是气氛感觉有点怪怪的。 据说好像是和公主的婚事有关,前一天皇帝还找了司天监的人算日子, 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