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借的,然后人家也不准备要还,所以他上门去要了,就是有点伤对方的面子…… 把钱要回来这事他觉得没错,但是怎么要回来的方式方法,是不是有点不妥当? 杜小于把自己的想法一个字没有隐瞒地说了。 “这样……” 游朔摸着下巴,问,“那你觉得,什么样的方式是妥当的呢?” 什么方式妥当? 杜小于没有自己想过这个问题,他只想了是不是妥当,但是没有想过什么方式是妥当的。 他努力想着,说:“先上门要一次,这样就不伤人面子了?” 游朔点头:“确实,礼貌上门,确实不伤人面子。” 弟弟都这么说了,杜小于又开始反思起来了,也许他这么找人要钱,确实是有点过分了。 “但是……我上门要钱,他们会还我钱吗?” 转念杜小于又担心上了,那些人怎么看着都不像是上门要一次就能还钱的。 他们要是有这么好的品行,也不至于找他爸借钱了。 “对啊,他们要是不还可怎么办呢?” 游朔像个没有感情的复读机,杜小于提什么问题,他就把问题原样丢回去。 杜小于又想了半天,最后发现,除了大闹一场,闹得对方觉得没面子,怕他再干出什么让他们下不来台的事情来,他们是不可能这么干脆还钱的。 事情又回到了起点。 杜小于看着游朔,游朔看着杜小于,最后游朔耸了一下肩,露出一个无辜的小表情。 “你自己已经得出答案了。” 是啊,这些人难道是给面子,好好讲道理就能说得通的? 杜小于否定了这个想法,所以,让这几个人还钱的办法,大概就只有一种,就是上门去闹一场。 他们这次去要钱要得顺利,也不过是因为他弟“对症下药”了,所以才显得这些人很好说话。 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 杜小于觉得自己差点被他爸带沟里去了,就算要给别人留面子,也要看那些人配不配有面子。 看他想明白了,游朔十分欣慰:“给脸不要脸这话怎么来的,现在懂了吧?不是谁都配有脸的,要学会看人,然后看人下菜碟……唔,这话好像不是这么用的,算了,不重要……人活着最大的功课,就是学会看人,当然,先礼后兵的做法也没问题,只能说你是个讲究人。” 还讲究人。 杜小于噗的一下子就笑了。 也不知道戳中了哪里,他笑了好一会儿,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游朔表示,他果然是年纪大了,和现在的孩子多少有点带沟,都不知道对方在笑什么。 终于等到他笑完了,游朔又不咸不淡地说了一句:“你爸放屁的时候,别和他说理,阳奉阴违就行了,他那不靠谱的性格,难道你还能靠讲道理,把他说回正道?唐僧都没这个本事,省点口水力气,赶紧高考结束出去上大学,以后再也别回来,想想你以后的人生啊,你想过成什么样?你想要什么?拿着学费,赶紧跑,等你以后毕业了,找个工作,接上你妈,好好过日子,不好吗?” 最后一句灵魂发问:“你的生活里,是一定要一个不靠谱的爸吗?” 需要吗? 杜小于想,如果他的生活里没有他爸,只有他和他妈的话,他们虽然也还是穷,但是应该会过得很开心。 他妈为了养他很辛苦,等他上了大学,他就可以出去打工了,到时候他妈妈也能过得轻松一点。 杜小于一下就觉得自己想通了。 第131章 因为爸爸是爸爸, 所以理所当然是一家人,是在“自己”的范围内的。 杜小于觉得他爸不好,觉得他妈辛苦, 直到他妈走了, 他也赞同他妈的做法,但是有一点, 他自己都没有想过, 其实他也可以和他妈一样,离开他爸。 夫妻可以离婚, 父子之间血缘关系是斩不断,但是他可以远离。 多少困在原生家庭里的孩子, 最后得出的自救之法, 就是远离,就是斩断这一份血脉亲情,除此之外, 别无他法。 很难改变的父母,以及被困在痛苦之中的孩子,谁都没有办法救赎谁。 杜小于突然觉得很轻松。 他写完作业躺上床的时候, 第一次开始在畅想未来的时候,感觉到了希望。 第二天, 他高高兴兴上学去了。 他现在就想着快点高考, 考完之后就离开他爸, 离开这个家。 这和杜小于原来想的,等到高中毕业后出去打工又不一样, 他那时候想的, 他还是这个家的一员,是他爸的儿子, 他要管他爸,生老病死,养老送终。 无论他走到哪里,这里永远是他的家。 可是经过游朔一提醒,他突然发现,这个家,他也是可以不回的,他爸爱怎么样就怎么样,他要过那种大方慷慨的日子,就让他过,反正他以后就不回来了,他赚的钱,只有他自己花,他爸别想要拿他半毛钱去慷慨。 想通了这一切之后,杜小于前所未有地觉得愉快。 在学校的学习顺利,回了家,杜小于也不再去管他爸干些什么,他愿意拿钱请客,就让他请客去。 反正他拿回来的那几万块钱,已经足够让他交第一学期的学费了,剩下的,他可以自己去打工,完全不愁。 杜池这几天过得也挺开心的。 儿子再也不会拿一副看“败家老头子”的眼神看他,陈大敬几个,经他再三道歉,又去小县城最大的酒店里请他们吃了次饭,也终于和好了。 “都是孩子不懂事,我替他向大家道个歉,看在他还小的份上,不要和他计较了。” 陈大敬几个本来是觉得面子被撕了,有心再也不和杜池来往,可是架不住杜池态度好啊,还要请他们去县里最好的酒店吃饭,那一顿,没有几千块怎么也下不来,估计杜池一个月的工资也差不多了。 这种饭不吃白不吃,反正让他们自己花钱是不会舍得去吃的。 花了钱,请人吃了饭,终于将自己的几个朋友“哄”好了,杜池心里头也满足了。 看吧,他说陈大敬几个是真朋友吧,他儿子都这么下他们面子了,他们还是原谅了他,要不是真朋友,谁能受得了这些? 经历了这次波折,杜池自觉更加看清了这几个朋友可交,自觉与人关系更亲近了。 时间过得飞快,终于到了高考的日子。 杜池反正也不知道儿子哪天考试,只当是普通的日子,自顾自上班去了。 杜小于也没有想过他爸会记得,倒也提不上失望什么的。 小县城,送考的风气还是挺纯朴的,大部分家长也就是送孩子去到学校门口,有夸张一点的,就是拉个横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