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未来科幻 > 朕只想要GDP > 分卷阅读10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02(1 / 1)

量! 真把他?惹急了,他?完全有率军逼宫的能力! 虽然穆氏国祚未尽,如此一来,紧随其后的必然是天下共同勤王,但就算是勤王大军把窦敬抓起来千刀万剐了,也无法使被?杀的天子复生了。 既然如此,朱元璋该怎么做呢? 其实很简单啊。 赏赐。 厚赏。 直到?赏无可赏! 他?赏赐的越多,窦家承受的舆论压力就越大,短时间内窦敬篡国的可能性,反而被?压缩到?了最低。 他?赏赐的无尽多,多到?后来的继位者不可能比这更多,也就彻底的将窦敬绑架到?自己的船上——你废掉朕,再立别人,别人也不可能给你更多,你还要因为废立天子被?天下人骂,甚至被?群起而攻之,何苦来哉?! 同理,如果别人在你窦大将军的眼皮子底下把朕害了,那你上哪儿?去找一个像朕一样无尽封赏你的天子? 大将军,你得保护朕啊! 天子吝啬于赏赐的时候,窦大将军是朝堂之上一言九鼎的权臣。 当天子倾尽所有赏赐的时候,窦大将军也不过是天子的看门?狗而已。 世间还有比这更忠心、更有能力的狗吗? 没有! 天子虽无权柄,却可夜夜高?枕无忧! 只是这法子虽好?,一不小心,便会反噬。 狗吃的足够饱,彻底消化掉肚子里的肉之后,是会反噬主人的。 而主人要做的,就是在这条狗彻底消化完之前?,积蓄起足够的力量…… 将其一击毙命! 第47章 尚书令潘晦向天?子低头称臣, 三位反正功臣,朱元璋得其一。 又借此良机,将窦大将军伸到尚书台的那?只手切断, 自此以后?便将阅览天?下奏疏的权柄收归掌中。 而朝堂三公九卿,司空耿彰跟司徒石筠是板上钉钉的保皇党,朱元璋得其二。 别忘了, 在此之外,还有?一个新鲜出炉的九卿之一,少府令呢! 这都是靠得住的班底。 且朱元璋选择下手将毛绰搞掉, 并不单单是因为毛绰这个崽种居然敢贪污他老人家的钱(占比90%),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少府这个部门真的太紧要了。 这不仅是皇室的钱袋子,而是一个巨大的杂烩锅。 宫外的山海贡赋归它管, 御膳房归它管, 太医院归它管,皇室的私库、器物、庄园, 都归它管,甚至于?它还负责打造兵器、铠甲和部分的军用器械。 统而言之,这个宫城之中, 除去光禄勋跟卫尉负责戍卫率之外,剩下的活儿基本上都是少府在负责,可想而知其权柄究竟有?多?么紧要了。 这也是最?初三位反正功臣彼此博弈的结果。 窦大将军为太尉, 执掌兵权, 领太常、光禄勋、卫尉三卿。 其中,现任卫尉便是窦大将军的长子武城侯。 但是, 倘若将宫城戍守尽数交付到窦大将军手中,另外两位反正功臣的安全感?无疑会大大降低, 所以作为妥协,耿戎成为了光禄勋,与窦大将军之子武城侯共分戍宫之权。 而尚书令潘晦的嫡系毛绰,则顺理成章的占据了戍守之外的权柄,是为少府令。 朱元璋作为新帝,摸兵权容易惹人怀疑,摸钱总行了吧? 现在,这个曾经结构严密的三人组织,已经被他撬开了一条缝。 …… 光禄勋耿戎下了朝,值守结束之后?,便登上车马准备返回家中。 走到一半,他又改了主意,敲了敲车壁,吩咐道:“改道,我要去拜见大人。” 这个“大人”,指的就是他的父亲,司空耿彰。 耿戎的母亲早已经去世,耿彰又无姬妾,此时便独居在城东的老宅之中,只是他门生众多?,隔三差五前去拜会,倒也不显得孤寂。 耿戎到了门前,便亲自前去门房处说话:“大人可在家中?” 门房道:“在的。” 耿戎便愈发客气几?分:“还请为我通传。” 门房道了声“不敢”,匆匆入内,不多?时,传话出来:“老爷说今日不想见客,请您回去。” 若是往常时候,耿戎说不定真的就走了,只是今时今日,朝局风雨变幻,他如身?在浓雾之中,实在需要有?人襄助,指点迷津。 当下便道:“今天朝中发生大事,我独木难支,急需父亲指点,还请再为通传!” 门房听罢也不禁有?些讶异,再次通传之后?,终于?出来说:“老爷让您进去。” 耿戎道了声多?谢,举步进去,就见父亲耿彰正端坐在书房案桌之前,看他来了,眼皮都没动一下。 他赶忙敛衣行礼,不待耿彰发问,就将今日之事细细说了,最?后?道:“为今之计,奈之若何?” 耿彰听罢面露讶色,思忖之后?,眉宇间不由得闪过一抹了然来。 却不直接回答,而是问他:“当今之世,你是想做国臣,还是想做国贼?” 耿戎遂正色拜道:“我当年起兵举事,是为匡扶天?下,岂有?为贼之心?” 耿彰道:“现在也仍旧这样想吗?” 耿戎再拜道:“现在也仍旧这样想。” 耿彰点点头,却只道:“你记得这句话,如此行事,便足够了。”又合上眼,有?些疲惫的往隐囊上一靠,不说话了。 耿戎听得若有?所思,再见状,就知道父亲不会再跟自己说话,最?后?向他行个礼,放轻动作退了出去。 他走之后?,耿彰方才重新睁眼,遥遥望着未央宫方向,神色似是诧异,似是豁然,低声喟叹道:“……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圣人乎?” …… 姜家这两天?着实走背运。 姜丽娘病刚好?了没两天?,元娘也跟着病了,症状跟姜丽娘前两天?一模一样。 得了,好?好?养着吧。 姜丽娘又挑起担子,进京卖豆腐脑。 这真不是什么好?活计,清晨天?还灰蒙蒙的时候就得起身?,挑着扁担,就着夜色赶路,等到天?微微亮的时候抵达长安城门,看门开了,再紧赶慢赶到柳市去,找到自家租赁的位置,开始卖豆腐脑。 前世姜丽娘活了小三十年,肩头扛过最?重的东西?就是书包,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能?挑着几?十斤的扁担行走如飞。 其实也有?轻便一点的办法,就是花二十个大钱,连人带筐,坐同行运菜的大车。 只是姜丽娘也好?,元娘也好?,都舍不得。 二十个大钱,能?干多?少事啊! 又不是没长腿! 好?在姐妹俩从小就是劳碌命,苦吃多?了,倒也不觉得这段距离有?多?难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