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未来科幻 > 重生不是成仙 > 分卷阅读4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42(1 / 1)

没有什么矛盾,还是很愿意做个点头之交。 其中稍微热情一点的就是陈婷婷。 她是余清音之前的同桌,欢天喜地过来说:“清音清音,我要去上海工作了。” 对于不想继续学业的人而言,打工也许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余清音还是想再劝一句:“出去也辛苦,不如读书自在。” 陈婷婷不这么觉得,搭着前同桌的肩:“那可是上海诶,在我姑那里先干两年。” 要不是为了初中毕业证,她压根不会来上最后一学期的课。 余清音知道无法说服她,因为很多事情的道理大家都明白,可惜要下定决心只有吃够苦头才能做到。 她笑笑:“那你自己小心一点。” 陈婷婷对城市生活充满向往,亲亲热热道:“到时候我给你写信。” 写信?余清音记得自己从没收到过。 毕竟她熟悉的人都在相同的地方生活,等去到外省的时候电子设备已经很普及。 也许上辈子她和陈婷婷也有约定,不过距离太远,大家处在不同的环境里,就会只剩下相伴一程的缘分。 她从心里认为不会收到,却笑盈盈:“好,我给你回信。” 挺好,有笔友了。 陈婷婷再闲聊两句,就上楼回教室。 余清音也转个身朝里走,半路上被一位女同学拦住。 小姑娘神情恳切:“清音,你的作业能借我抄吗?” 其实大家都知道,寒假作业老师多半收上去就扔一边。 但考虑到班主任的威严,同学们还是在此刻奋笔疾书。 多么熟悉的景象,余清音点点头:“可以啊。” 她的作业拯救好几个人,传来传去也不知道跑哪里,最后收回来就变得皱巴巴。 怪让人不高兴的。 余清音把考卷抚平,动作跟前桌子差不多。 余景洪憋着一口气,怕她的火发到自己身上,一句话也不敢讲。 余清音倒不至于搞迁怒。 她调节好心情,就认真地听老师说起复习计划。 初三下学期没有新课,初中生涯进入攻坚阶段,甚至还需要上晚自习。 加课对所有人来讲都不友好,教室里还有嘟嘟囔囔的抱怨。 余清音也意外,心想她从前可没上过什么晚自习,奇怪道:“咱们学校还有这个钱?” 据传县中财政紧张,舍不得电费,因此本校学生都不用上。 往届也没有这个惯例,余景洪笑着附和:“估计是新官上任三把火。” 哪来的新官,余清音更加茫然:“谁上任?” 虽然在假期,八卦传播的速度可一点都不慢。 余景洪:“咱们换新校长了,你不知道吗?” 余清音确实不知道,她两耳不闻窗外事,心想等哪天学校能把操场修一修才好。 不过她后来高中也在这儿念,一直到大二的暑假才听说建了塑胶跑道。 总而言之,不毕业是不会有任何设备更新的。 余清音理所当然道:“你觉得呢?” 行,她要是没考上一中简直天理难容。 余景洪啧啧感叹:“妹妹,我都想为你赋诗一首。” 仿佛他有这个水平似的,余清音挑衅:“那你赋。” 这跟找茬有什么两样,余景洪只能勉强:“啊!你真努力!” 啥玩意,余清音满脸鄙夷,把自己刚做好的复习进度表推过去。 余景洪只觉得自己未来几个月连空隙都没有,捂着胸口:“我是血肉之躯,不是机器人。” 要是机器人才好,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可以省下来。 余清音冷酷无情:“形势很严峻,希望你做好准备。” 换做去年这个时候,余景洪什么都接受不了。 但这一年他的日子不是白过的,只能沉重点点头:“知道知道,今天是最后放松的日子。” 应该把此刻也利用起来才对,余清音心里不大同意,还是给他留有余地:“行,那从明天开始中考倒数计时。” 她已经做好牌子,回头就挂在床头。 还要倒数,余景洪算是知道堂哥说的等秋后问斩是什么意思,心如死灰趴在桌上,捂着耳朵:“我不听我不听。” 余清音想到多年后的一句网络用语,觉得自己就像是念经的王八。 不对,什么叫王八,她猛地摇摇头,心想再怎么样也得是只天鹅吧。 可仔细一想,好端端的,她怎么就不能做个人,非要是动物呢? 第二十九章 余清音是个说到做到的人, 第二天就在课桌上贴了张中考倒计时的纸。 偌大一张,跟桌子一样大,走过路过的人都不会错过, 真是谁看压力都大。 余景洪深吸口气:“老师规定, 不许在桌上乱涂乱画。” 余清音毫不在意:“回头班主任看见,还会夸我有紧迫感。” 况且这桌子本来就残破不堪,不知道是哪年的古董, 她用的又是透明胶布,扯下来也不碍什么事。 余景洪觉得她很有一点狐假虎威的意思,却没得反驳,只能眼不见心不烦, 别过头。 他看不看,时间的流逝都一如往常。 尤其在满满的功课堆砌之下,更过出度日如年的感觉。 因此才到四月份,余景洪就有点扛不住。 学习毕竟是持久战, 没有良好的习惯和坚强的毅力根本撑不住。 正好这两样他都有些缺乏, 就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余清音埋头苦读,却也没有忘记关注堂哥的状况。 一个好的老师, 是应该时时给出指引的, 她很有曾经为人师表的自觉,就想着给他换个话题:“二哥,下礼拜是什么日子你记得吗?” 她平常都是哥呀哥的喊,余景洪愣住半晌才反应过来:“哦,大哥生日。” 本地的规矩, 十八岁是大生日, 每家都会大肆操办, 有钱的办上七八十桌酒席很正常, 没钱的也得摆出三四十桌。 这就是乡村,举目四望都是亲戚,街坊四邻一个都不能落下。 余清音隐约记得上辈子大堂哥的成人礼席开百来桌,是村子里头一份,好长的时间是谈话的主题。 她大伯因此春风得意,很为这次成功的炫耀高兴,连带着她爸跟二伯都与有荣焉。 三兄弟好得跟一家子似的,这一代的孩子们也不例外。 余清音其实早定好送什么,这会问:“你礼物还没买吗?” 同辈之间本来不用送礼的,但为表重视,余景洪还是跟家里申请五百块经费。 他钱捏在手里已经好一阵,颇有些苦恼:“不知道送啥好。” 余清音就知道他想不出什么好主意,支招:“给他买个剃须刀吧。” 买什么?余景洪心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