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清音撑着墙站起来:“我仿佛是来参军的。” 夸张,余胜舟抖抖自己做攻略的本子:“这才哪到哪。” 他倒是活力满满,浑身是劲。 余清音无声叹口气,吃过晚饭按照计划绕着什刹海走。 不知道哪家酒吧有人在唱摇滚乐,钻进耳朵仿佛是电钻声。 她加快脚步想避开,余景洪却很向往。 他没见识过多少娱乐场所,对酒吧充满好奇,路过一家就要多看一眼。 余胜舟也差不多,但他好歹还稳得住,面不改色地经过,拐进窄胡同里才说:“真热闹啊。” 这算什么,余清音后来第二次来北京是为了看雪。 那时候什刹海会结冰,在冰面上玩的大人小孩不知道有多少。 当然,冻感冒的也很多。 她就是其中之一,此后都尽量选好天气出游。 像现在,就是最不宜出门的时候。 也就早晚还能有点凉快,尤其是凌晨四点多排队看升国旗。 说真的,上下两辈子余清音都没这么拼过。 她挤在人堆里昏昏欲睡,一只手没忘记紧紧拽着弟弟。 余胜舟和余景洪一前一后地跟着,看样子颇有护卫的架势。 四个人被硬生生推着往里走,居然没被冲散,勉强找到落脚之地。 不过为了看仪式,一切都是值得的。 余清音倒也没抱怨,只是握着手机有点无聊,毕竟现在能打发时间的软件几乎没几个,可以下载的游戏只有贪吃蛇。 这个余海林倒是挺喜欢的,不过他靠着堂哥东倒西歪地犯困,压根顾不上玩。 既然如此,干脆聊天。 兄妹三个嘀嘀咕咕地说话,东家长西家短的小事全翻出来,好容易熬到天边微光,国歌奏响。 一激灵,余海林睁开眼目光肃然。 他挺胸抬头注视前方,凛然有大人模样。 余清音头回觉得是自己一直小看他,不知怎么有点欣慰。 只是余海林的正儿八经持续不了多久,一结束就哈欠连天:“又困又饿。” 余胜舟不为所动:“先吃早饭,再去圆明园。” 得,又是长途跋涉的一天。 余清音简直走到没脾气,她一顿饭都想吃三大碗饭,还觉得自己的腿好像细了一圈。 她只是瘦,其他三个还有黑,像在炉子里滚过几圈的样子,到家都吓人一大跳。 范燕玲还没来得及抒发什么母爱,先感叹一句:“这是挖煤去了?” 余海林笑得露出一口小白牙:“这叫男子汉气概。” 就他,还男子汉呢。 范燕玲很是嫌弃:“毛都没长齐。” 余海林才不跟他妈争,拿出自己买的纪念品去找小伙伴玩。 余清音则是洗个澡钻进被窝里,只想和梦乡共存。 真是完全不一样,范燕玲把衣服都翻出来洗干净晾好,做好晚饭才去敲门。 余清音睡得都有点恍惚,睁开眼应:“起来了!” 她掀开被子穿好衣服,满脸困倦地坐在餐桌前。 余建江看她无精打采的样子,问:“不好玩吗?” 余清音有点像从咬着牙:“非常充实。” 没有一秒钟不在路上,野外探索都不过如此。 充实多好,证明这钱花得值。 余建江:“那你说说北京啥样?” 他眼中的期待,让余清音沉默两秒:“等我挣钱带你们去。” 余建江有些欣慰,不过挥挥手:“我不爱去,外面有啥好的。” 哪里是不好,是怕花钱。 其实他们夫妻一辈子都没享过什么福,跟老黄牛似的转来转去。 余清音见识过生计艰难,心里有些堵得慌。 她越发的郑重其事:“我肯定带你们去。” 范燕玲都有点感动了,但她并非是流露于言语的类型,夹一筷子菜:“吃你的,想东想西。” 也是,暂时还没影的事情。 余清音喝一口汤不再说话,盯着墙上的挂历若有所思。 今天都二十号了,范燕玲:“是不是明天出成绩?” 特意赶着这一天回来的,余清音点着头:“明天早上。” 报纸上是这样说,实际上公布的时间是下午。 余清音已经一早上把所有最不幸的结果都在脑海里过一遍,到下午已经是心如止水。 她坐在电脑前跟佛像差不多,与二堂哥的坐立不安形成鲜明对比。 余景洪的分数上一中属于两可之间,到这会肯定紧张,等要查分的时候开始孔融让梨:“清音你先。” 余清音看一眼站在房间门口的二伯母,按捺住说:“我帮你查。” 也行,余景洪连按键盘的勇气也暂时失去,看着窗外:“查吧。” 一连刷新十几遍,成绩才出来。 余清音迫不及待念:“930。” 满分是1050,去年的分数线是923,余景洪暂时当自己过关,催促着:“到你了到你了。” 余清音慢慢地输入准考证号,一咬牙按下鼠标。 她眼睛都不敢眨,看清楚后拍一下桌子。 苍天呐,她考了953! 这分数,真是再吉利不过。 余胜舟适时道:“不错啊,我当年也才比你多二十分。” 这句话委实不必提,余清音扭过头瞪着他:“我已经超级厉害了好吗!” 行行行,尾巴就让她翘到天上去又何妨。 余胜舟顺着毛:“厉害,不愧是我妹妹。” 哼,真是三句不离自己。 不过余清音心情仿佛飘在云端,半点不想计较,她的眸中泪光盈盈,眨眼间又消失不见。 没人知道这对她而言意味着什么,也只有天地见证她的新生。 作者有话说: 今天忽然有想写的新书,马不停蹄写大纲,结果主角的名字愣是起不出来,十分苦恼。 明天见。 第三十八章 中考成绩一出来, 余清音自觉对命运的馈赠有交代。 她心想看在自己做得不错的份上,老天爷应该不会叫她和上辈子一样英年早逝,整个人长舒口气。 更为放松的是余景洪, 尤其分数线出来以后。 他正好卡在一中的录取线上, 比超过几十分的人都兴奋,在家一蹦三尺高。 比兄妹俩更高兴的是家长,也不知道怎么商量的, 居然打算办个升学宴。 余清音都以为自己考上清华北大了,颇为汗颜。 可惜她的拒绝没意义,还是要如期参加。 其实说是宴会,拢共就一桌人, 跟逢年过节的排场差不多。 横幅上很雨露均沾地写着余家兄妹三个的名字,看上去很是喜气洋洋。 余清音还穿着一件红裙子。 她的认真防晒起作用,露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