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佛身及心魔身两人打量了那道白光一眼,也是不甚明了,一时齐齐转眼,望向本尊。
本尊微微摇头,我也不知晓。
心魔身又问道,那它是怎么来的呢?
本尊也不遮掩,答道,在最后上香的时候。
他顿了一顿后,又说道,仿佛是与景浩界世界有些关系。
佛身先前一直在沉默,如今听得心魔身与本尊的对话,也终于开口了,既然是与景浩界世界有些关系,那应当是能够收下的。
心魔身也是点头。
本尊也就将那白光收了回去,自然。
收好这道白光,本尊状似不甚在意地询问道,十行饶益行境界之下,是第三行的无恚行?
心魔身一听本尊的这问题,就猜到了本尊会在刚才特意显出那道白光的用意了。
将那道目前用途还有些不明的白光与他们过目是其中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大概则是缓和他与佛身之间的气氛,来和稀泥的。
但这个台阶,心魔身也没有拒绝,他这一时也就没再作声,只听着佛身说话。
不错,十行中的第三行,便是无恚行。
本尊又问道,那慧真罗汉,似乎也是在这一个台阶上?
佛身点头,是。
本尊也和心魔身一般沉默了下去。
佛身团团看过本尊及心魔身,低声道,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
无恚行,就是要修忍辱。
本尊默默地接过佛身的话头,数道,忍有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
他这些年也不是白过的,这些佛门常识,他都懂。
所谓耐怨害忍,也就是说对冤家仇敌要宽容忍耐,以德报怨,冤家宜解不宜结。而所谓的安受苦忍,则是说生活中的痛苦,不论是天灾还是人祸,都要能够忍受。至于谛察法忍,则是指对佛法须得深刻信仰,坚定不移。
这三种忍辱修行,又名生忍、法忍、无生法忍。
佛身微微垂落视线,不去看心魔身和本尊,低声道,佛说我得无诤三味,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他念诵了这一句《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的经文,才又道,世尊赞颂无嗔无恚,想要参悟佛理,诸般色相是空,诸般烦恼相也是空。一切皆空,故而无嗔亦无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