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女性文学 > 北雪融冬 > 第23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23章(1 / 1)

曹明诚琢磨过味儿,“田建义那边,我去处理;傅初雪这边,需知会国师。” “什么国师?”潘仪笑得阴恻恻,“拜月楼是先皇建的,当今圣上从未承认过乌盘是国师。” “此话怎讲?” “傅初雪能活这么多年,于天宫功不可没。”潘仪说,“丞相真以为于天宫进宫,是为令爱诊脉?” 十年前,潘仪为了上位,向明德帝引荐国师乌盘。 乌盘觐言:“扣押官员子女入宫为质子,不能断其反心;只有握住其命脉,他们才会忠心。” 明德荒废朝政,被乌盘一番话说到心坎,遂令其对朝臣下蛊。寻常人中噬心蛊活不过五载,待到无人可用时,明德帝方才悔悟。 嘉宣继位后,潘仪编撰《飞虹神录》,用来吸引想走捷径的地方官员,曹明诚赐其官阶,乌盘给其下蛊,三方联合逐渐扩大势力。 倘若于天宫能解噬心蛊,那他们就不能将官员的命握在手中,这些年攒的局便不攻自破。 曹明诚摸摸胡须,“皇帝翅膀硬了。” 这些年皇帝身边都是潘仪安排的人,继位后与内阁大臣鲜少来往,继位前关系近的只有沐川。 田建义因通倭案被流放,曹明诚阴差阳错折损一名赚钱力将,索性把火儿都撒到沐川身上。 “沐川查到通倭线索,定会与皇帝告状。”曹明诚浑浊老眼闪过一丝精光,“我们可以在沐川回长唐制造麻烦,让他错过皇帝的大婚之日。” “就算错过皇帝大婚,他也有理由回来。”窗外闷雷闪过,潘仪一半在阴影中,声音尖细似厉鬼,“咱家想让他回不来。” 曹明诚皱眉,“沐川曾于千军之中取人首级,寻常杀手难以近身。” 潘仪说了八个字,“东有倭寇,北有跋族。” 曹明诚会晤。 潘仪是想借跋族的刀杀了沐川。 可通倭是叛国,伙同跋族残害大虞将军也是叛国,曹明诚不想入局。 “大虞四洲都是潘公公的人,传话必定比我容易。” 潘仪皮笑肉不笑,“司礼监、东厂、巡抚知州……就连咱家都是皇帝的人,咱家哪有什么人?” 曹明诚刚想开口,潘仪又说:“要不是咱家将令爱送到皇帝寝宫,她能当皇后?” “咱家能让小雪睡龙塌,当然也有法子将别人的女儿送上龙塌。” 曹明诚皱眉,“你威胁我?” “沐川审焦宏达名动朝野,皇帝不可能放任不管,《飞虹神录》参与官员众多,我们毁不掉所有线索,若是沐川追查、你我二人定会受到牵连……”潘仪说,“内讧没有意义,咱家不敢威胁丞相,只是此事由您操办更为合适。” 以利相逼后又晓之以情,阉人言辞犀利。 曹明诚思忖片刻,最终点头。 焦宏达死了。 死状与卢自明一模一样。 好在有《飞虹神录》,也有他的供词,通倭案潘喜肯定跑不了。 将焦宏达押往西陲时,潘喜便回了长唐,距离审焦宏达已经过了七日,此刻潘喜应被收监候审。 傅初雪抱着冬瓜吃西瓜,右眼皮突突跳,“你说,潘喜不会在狱中出意外吧?” 沐川放下折扇,摸摸他的头。 老实说,他不想让沐川回长唐。 体验过销魂的滋味儿,就很难接受单纯的痛苦。 傅初雪不太喜欢和人亲近,就连中秋赏月在街上被碰到肩膀,都觉着不适。 能接受沐川的触碰,或许是因为安全。 因为安全,所以才会想靠近。 互相帮助后,二人的关系在现实中没什么进展,在话本中却是突飞猛进。 近日沐川为皇帝采买新婚礼物,于茶馆小憩,听到说书的讲“马车大战酣畅淋漓”,立刻买了整套话本,回府背着傅初雪悉心研习。 想起话本中那段“夏日扇风,扇得衣衫凌乱”,透过傅初雪单薄的中衣,看向诱人的锁骨,有些燥热。 “通倭叛国的要犯,会关在长唐大狱,每日三班狱卒值岗,开朝以来从未出现过要犯越狱、暴毙的先例。” 傅初雪握住他的手,“昨夜七星连珠,我怕……” “别怕。”沐川转移话题,“三餐一顿不落,怎不长肉?” 傅初雪摸摸干瘪的肚皮,抱怨道:“东西都被蛊虫吃了,虚不胜补。” 沐川问:“你这个能多久?” 傅初雪说:“于天宫说,若蛊虫充足,活个几十载应该没问题。” “那你为何……” 傅初雪听出话外音,故作轻松道:“若乌盘催动雄蛊,我与卢自明、焦宏达一样,都是朝不保夕,奸佞掌权,指不定哪天就……” 沐川捂住他的嘴。 傅初雪跟小猫似的蹭蹭他的手。 暴雨将至,二人在将军府享受最后的欢愉。 九月中旬,沐川与副将交代边防驻守事宜,准备三日后启程回长唐。 入夜,左司马忽然推门而入,“田建义在流放途中暴晒而亡。” 沐川拢拢衣襟,点亮烛火。 若是只有田建义的死讯,左司马大可等到明日再报,傅初雪按住突突跳右眼,问:“焦宏达死了,田建义也死了,潘喜是不是也死了?” 左司马点头。 傅初雪瞬间困意全无,“我就说他会出事,你偏要信皇……” 沐川打断:“还有何事?” 左司马抱拳道:“边防来报:跋族来犯,边关失守。” 小野猫 三名人证死了,边关又失守,七星连珠果然大凶! 延北边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之前跋族破关少则十日多则半月,换唐沐军驻守绝无被跋族轻易破关的道理。 此事定有蹊跷! 左司马问:“是否向长唐汇报军情?” “不!”塌上二人同时开口。 傅初雪见沐川衣带飘出半截,替他系好,沐川握住他的手,语气颇有命令的意味:“你去征粮。” 行军打仗必须要有粮草。 大虞四洲,延北大旱无粮;南遇是蛮族的地界,从来没有过粮;东桑刚平定战乱,本就地广人稀,已无粮可征……只能再去西陲。 上月刚得罪唐志远,此番征粮必定会比之前的阻力更大,但眼下别无他法。 傅初雪点头。 跋族来犯的时间太巧,再加上三名人证突然暴毙,凑在一起绝不是巧合。 傅初雪理不清脉络,慢吞吞地系上衣带,揉揉发疼的太阳穴。 为了不让奸佞知晓排兵布阵情况,东川侯不能汇报军务,征收粮草可由延北侯上疏。 如此看来一洲二侯也不全是坏处。 关乎边防皇帝必定会批奏疏,只是西陲官商勾结,落实下去会很困难。 傅宗早已备好马车,正要赶往西陲,被傅初雪拦下。 “沐川在前线征战,父亲在后方坐镇,我去征粮便是。” 马车抵达富宁郡时,皇帝批了请粮的奏疏。 焦宝问:“现在去见高远王?” 傅初雪想了想,说:“先吃口饭。” 二人没在正街用餐,拐进胡同,进了家不起眼的小店。 短短两月,跑了西陲三个来回,傅初雪有些吃不消。 焦宝给他夹了块排骨,说:“主子吃点儿吧,这桌儿菜比延北的贵一倍呢。” 正愁没借口打探消息,这不就来了么! 傅初雪拍案,“饭菜价格高得离谱,莫不是黑店?” 掌柜的见其穿着颇为讲究,听口音不像本地人,连忙出来不是,“客官有所不知,西陲税费比其它地界高出两倍,我这房子是自己的、不用交房租,您去正街吃饭,要比我这贵三倍。近日米价翻倍,我若不调价,就要关门大吉了。” 傅初雪抓到重点,“米价涨多少?” “涨了十倍!” 掌柜强调米价涨,而不是抱怨买不到。 这说明西陲有米。 傅初雪问:“这米是从何处买的?” 西陲从未有过如此离谱的米价,掌柜以为傅初雪不信他的话,信誓旦旦道:“巳时码头有卖,客官一探便知。” 翌日巳时,傅初雪守在码头,只见江面驶来一艘货船,帆上悬着巨大的“米”字。 货船于岸边抛锚,卖米的亮出今日米价,果然照比往常翻了十倍。 西陲部分耕地改种风火参,百姓吃不上饭,只能花高价买米。 傅初雪走近货船,听老汉对卖米的哭诉,“便宜点儿噻。” 带刀侍卫刚要动手,后面买米的将老汉推到一边,“没钱就别买,耽误大家时间。” 百姓交钱,主簿记录,卖米的交货,侍卫放哨,货船上的人分工明确,比起米商到更像是训练有素的士兵。 大虞东桑、西陲两地临海,货船巳时来午时走、每日只卖一刻钟,从何处进米、去往何处都查不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