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未来科幻 > 不良臣(科举) > 分卷阅读23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30(1 / 1)

还不到废帝的时机,所以也未完全与他撕破脸。 “谢大人既特地拟了折子上来,朕要是不批倒显得不识抬举了。”融安帝冷哼一声,说着便用了印,准了他折子上所请,只是语气却阴阳怪气。 目睹了全程的小太监,哆哆嗦嗦的把折子给谢良臣拿下来,看着像是吓坏了。 谢良臣接过折子,却没打算罢休。 他闻言立刻就皱了眉,出声道:“陛下贵为天子,怎可言语如此粗鄙?想来是宫中的师傅们没有用心,臣即刻便让人将这些师父全都换了,再给陛下寻些好的来。” 融安帝被他如此羞辱,此刻手都在微微的颤抖。 可是没办法,他没有亲政,手中更无一人可用,军中的将军们也不听他这个毫无威望的小皇帝的话,甚至稍有不慎,哪天这乱臣贼子按耐不住打算篡位,说不定就派人给他下了毒了。 历朝历代被权臣们杀死的小皇帝不是没有,就说汉朝末年时候,那些皇帝之短命,简直叫人心惊胆战。 想到谢良臣可能会杀了他,融安帝心中彻底害怕起来,刚才因为被侮辱而生出的气愤也全消了个干净,脸色一片青白。 “皇儿年幼,幸得谢大人辅佐才不至于糊涂办事,本宫甚是欣慰。”眼见谢良臣步步紧逼,帘后的张太后终于想起来护儿子,出声缓和道。 可惜谢良臣却不是说说而已。 三日后,他即命人将宫里原本教融安帝功课的师父全都撤了,然后又派了自己的人进宫,同时功课的内容也做了改动,不再教授他帝王之术,而只教其诗词歌赋。 下朝后,因着谢良臣刚才的举动,朝臣们个个心中都在打鼓,同时畏惧他的人也不少。 刚才礼部的那个赵侍郎,原本已经不打算在去挑衅谢良臣,哪知刚才那个拱火的官员却意有所指的看着他,还与旁人窃窃私语,像是在嘲笑他胆小。 于是这姓赵的侍郎到底没沉住气,在谢良臣已经翻身上了马准备离开时,快走几步,挡在了他前头。 “谢狗剩!你原本不过一鄙薄乡人,安敢如此欺侮我主!” 此话一出,御道上下朝的文武百官皆张大了嘴。 他们一是震惊与赵侍郎的大胆,二是没想到原来平日看起来威风八面,甚至连皇帝都不看在眼里的谢良臣,竟然有个这么可笑的小名,狗剩?简直太掉价了好吧。 谢良臣脸色立刻哐哐哐的掉了下去。 这个赵侍郎他清楚,原来谢良材在礼部任郎中时还得到过他的关照,而且他人也没什么毛病,基本算是个好官。 所以原本就算他真是忠君之心爆发,要来骂他两句,谢良臣也只打算当做耳旁风,哪知他却哪壶不开提哪壶! “呵呵,赵侍郎言重了,本官敬爱陛下还来不及,怎么会行欺辱之举。”冷笑两声后,谢良臣一夹马腹,随后便骑着马走了。 能骑马进宫的人只他一个,众官员需得步行出宫门,此刻他一走,剩下的众臣们立刻就议论纷纷。 骂了人却无事,赵侍郎心中忐忑之余又有点得意,觉得谢良臣这是抓不到自己的把柄所以只好忍气吞声,因此出宫门后一直心情不错。 哪知回家路上,轿夫们才走到半路,突然就被人强行驱赶着进了一处偏僻小巷。 赵侍郎惊吓之余探身出来查看,结果什么都还没看清,一个麻袋当头就罩了下来。 出完气,谢良臣拍了拍手,丢下那些轿夫和赵侍郎带着人走了,而挨了打的赵侍郎却还趴在地上,头上仍罩着麻袋,哀哀呼痛。 谢良臣许久不曾做如此意气之争,如今时隔多年,他竟然从中找到些乐趣。 都怪他一人在家太无聊,整天又要加无数的班,人都整郁闷了。 既然这人揭短骂他,那他打对方一顿也算扯平。 赵侍郎挨了打,却不知道是谁打了他。他曾怀疑过谢良臣,可一想却又觉得对方不至于当天就行此小儿之事,加上他又不敢去京兆府报官,免得丢脸,于是郁闷之下,只好在脸伤好全之前称病不朝。 六部改制的事最终还是推行了下去,与此同时,因为急需补充官员,所以新学开始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处处都有学堂兴起,竟渐渐开始把科举都压了下去,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如今的上邶城中,最热闹的事,还是朝廷又重新恢复了丞相一职,而谢良臣就是大融的第一任丞相。 第82章 故地 于居丧期间被封丞相, 此事议论者甚多,同时众人也算真正明白了,什么叫权倾朝野。 无数的人想要来拜访他, 或是希望借着讨好谢良臣以求得一官半职,或是想展示才华入他门下为清客,总之希望能见他一面的人可说络绎不绝。 对于前者,谢良臣皆以守丧不宜会客给拒绝了,而至于那些想要来自荐来给他当谋士的人,谢良臣虽是无暇接见考察, 却派了亲信去接待,若是真有才学的,便留下招为门客。 朝中诸事逐渐走上正轨, 此时距离盛瑗回乡也已是三月有余,谢良臣处理完了手头的事务, 便打算派人接她们母女返京。 哪知他娘却派人传回消息,说盛瑗怀的是双生子,肚子实在太大,不宜舟车劳顿, 要她暂时留在平顶村。 乍听到这个消息谢良臣就是一愣, 他原本以为盛瑗肚子虽比寻常孕妇大些, 应该也只是腹中胎儿长得好罢了,哪里知道竟是怀的双胞胎! 想到她如今已怀孕八个月, 又是怀的两个孩子,也不知道生产起来会不会更加艰难, 当初她生女儿时那凄惨的喊叫声还让他心惊肉跳。 实在没办法, 谢良臣只好又从京城派了几个稳婆过去, 另外擅妇科的大夫也送了一个。 京中事务按部就班的进行着, 小皇帝自从自己派了人进宫教他识礼之后,现在倒是听话多了,上朝时也不似以前那般多有开口。 谢良臣知他不过是在隐忍,但也没瞧在眼中,因为他会让对方忍完一辈子。 朝中既无大事,他便打算往各处巡视,首先要去的就是琼州。 因为谢良瑾与郭整定亲时两人都不小了,所以即便郭整还在前线打仗,但是两人却还是很快成了亲。 如今琼州的事务已不是谢良瑾在管,而且原本只造商船的作坊,如今也再次扩大,在造商船之余也在造大舰船,也就是军舰。 一路领着人出京,谢良臣发现大融的变化着实不少,其中最明显的就是道路。 以前大融的官道几乎全是土路,但是现在却不一样了,除了一些小地方的路还坑坑洼洼之外,主要城池的主干道上已经多是钦州那样的粗制版水泥路,由此官道上的车马也多了不少,尤其是贩货的商人。 天下初定,因为新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