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时空穿越 >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 第948章 谁才是主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948章 谁才是主角?(2 / 2)

“既然说不出来,那便好好闭上嘴,在这等场合,纵然为公卿,又哪有你鲁莽的资格,再有此事,便是天子出言也救不了你。”

一旦西都设置,那西域的态度是一定会变化的,双方和平了许多年,但谁都知道,和平不会一直走下去。

不过。

大唐要再次开始向外了?

轰!

这下朝中是真的暴动了,皇后和天后,这一听起来就完全不同,天后明显是比皇后高级的多的称号,冠以天的名号。

这便是妾身想要迁都洛阳的理由,还望陛下好好考虑一番,这件事关乎国朝大计,定要完成。”

伊州这个西都的设置,将会让安西大都护府的地位再次拔高,与此同时,也意味着,大唐在西域也将再次迎来重大的改变,毕竟谁都知晓,大唐最适合作为西都的城池是神临城。

就在这种担忧中,李治终于到达了泰山。

以广州为南都。

洛君薇返回列中,朝笏依旧持在手中,武曌站起身来,从上首御座一步步走下,朝列中有臣子已经开始颤抖了。

【从汉的天命崩毁开始,新的王朝再次将洛阳定位帝都,您的家族,将会每年获得一万的气运点。】

每一座城池的政治地位都是不同的,县有高低,州有上中下,州刺史也分为不同的级别。

这下几乎所有宰相都出声反对,尤其是那些出身关陇的宰相,更是毫不犹豫的出声反对,但武曌将之前给李治说的理由,一条条摆出来,除了政治上的原因外,其他问题,几乎都是现在大唐难以解决的,一字字一句句的问的诸位宰相,脸色难看,却不知道该要怎么回嘴。

天后武曌好深的心思啊,政事堂中不占优都能完成这么多大事,如果等到这些事完成,那现在政事堂中的宰相,还能剩下几位?

可能所有和武曌对着干的宰相,都要下野被贬了。

洛君薇的声音依旧平静,就好像没看到那些人的表情以及咬牙切齿的神情,她是礼部尚书,站在这里就是她的职责,“天子崩而为皇帝尊号,皇后崩而为皇后尊号,天子以为同先祖一致,不妥,为皇后改号天后,以示避讳,诸位当知晓此事。”

礼部尚书,你来为群臣宣讲。”

几乎所有人都看到站在天子身边的天后,她的眼中燃烧着熊熊的火焰,她的脸上升起了霞光,她高昂着头颅,就像是凌驾于万人之上,即便是她身边的天子,也不能半分掩盖她的光芒。

以长安洛阳为天下之中,洛阳为神都,长安为中都。

以哈拉和林为北都。

他的心情很是复杂,如果当初知道现在的武曌会是这个样子,他还会选择拔擢武曌吗?

李治在思考这个问题。

“陛下!”

以伊州为西都。

……

而洛阳则没有这样的危险,北来的军队,想要攻下洛阳,要先攻克丛山峻岭的并州,亦或者攻克幽燕二州,进而南下渡过黄河,即便如此,洛阳也可以通过水系推往江淮以及益州,或者荆州,全部都是骑兵的军队,过不了长江以及淮河,在如今这个时代,洛阳比长安还要安全。

待群臣退朝,走到殿外后,几乎所有人都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很多人甚至都愣在了原地,开始回忆刚才所发生的事情,然后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这些事情怎么就真的在他们面前发生了?

皇后成了天后,真的二圣临朝了?

洛君薇出言如利刃,一点面子都不给,武曌在上首忍不住露出微笑,这一幕又被下首的大臣看到,更是又羞又气,冷哼一声,就走进朝班中。

如果经历连天大战,人口减少一半,降到三千万左右,那长安的确是适合作为都城。

李治和武曌脸上表情依旧没有变化,洛君薇却眉眼一挑,终于来活了,饶有趣味的问道:“宰相所言不妥,是哪里不妥,哪个圣人所说,哪部经典有言,还是宰相有什么真知灼见,不如在此说出,本尚书执掌礼部,倒是不知道这有哪里不妥,现在要听听宰相的见识,若是能说出什么话来,那便算了,若是咆哮朝堂,却不曾有什么言语一二,那本部倒是要让宰相知晓,什么叫做,礼法森严,如律如刃!”

说到后来,洛君薇脸上的神情已经完全没有一丝丝的玩笑,而后冰冷厉色,俏脸生寒。

在一场震撼人心的大朝会后,武曌一方面快刀斩乱麻的将各种诏令下达,不给任何人反悔的机会,一方面则继续一路往泰山而去,此行出来就是为了封禅,这对于武曌来说,同样是极其重要的一次展示她地位的机会。

再在三仙岛上建立东都。

这才是她真正的目标。

益州、扬州、并州、荆州这四大都督的地位也不一样。

朕决意立六都制度,以使天下难忘。

但在这场封禅中,最吸引人注意的却不是李治,而是天后武曌。

向天地以及日月山川去叙述他的功绩。

这是天子的封禅吗?

这一切都像是命运一样,每次到了关键时刻,上天就会帮武曌一把,让她顺利的走到下一个关卡。

广州就不提了,江淮以及荆州现在的地位已经很高了,再往南的南方都是陪衬。

如果不是李弘已经被他培养了很多年,那李贤才是更好的太子人选,不过李治已经废过一个太子了,现在不可能再废一个太子,而且李弘只是身体不好,或许并不会出事。

六都制度如果真的落地,对于大唐的影响很深,毕竟城池可以轻易丢掉,但都城丢了,那是一定要夺回来的,就像是当初并州丢了,李世民一定要率兵将晋阳夺回来一样。

待朝会的钟声响起,李治也没让臣子们开口,就径直说道:“今日召集诸卿而来,是为了宣布一些大事,此番朕与皇后驾幸洛阳,有些事便在这里宣布,诸卿且听命。

周汉定都关中,乃是因为关中平原胜过洛阳,可以供养更多的人口,如今天下承平日久,人口已经超过八百万户,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仅仅长安人口就破百万,时常发生饥荒,我们二人已经两次前来洛阳就食,即便如此,也多有朝廷官吏在路上饿死之事,洛阳联结南北,有河北以及江淮的粮食供应,我们就不再需要每年都来到洛阳就食。

由皇后亲自完成一半的祭祀仪式,这是古来未有,这才是武曌要带着李治来封禅的真正目的,洛苏和她说想要稳固地位,就要学会用神圣来武装自己,那再也没有比祭祀更能增强神圣的事情了。

洛玄凌一开口,洛玄云以及一众朝臣便同时用朝笏敲击掌心,殿中顿时发出清脆的“啪啪啪”的声音,这便是朝臣同意洛玄凌和武曌的意思,见此情况,其余诸臣左右看一看,也都用朝笏敲击掌心。

很多人都在心中问着这句话。

今日殿中气氛却颇为不同,天子高居御座之上,皇后亦肃然端坐,两侧站着一派礼官,手中各持着圣旨,让大多数臣子都摸不着头脑。

李治的目光投向他的太子李弘,至少太子很合他的心意,如果可以提前将皇位传给太子的话,那是不是就可以摆脱现在这种局面了?

武曌的脸上印着灯火湛湛的光,神情肃穆,让李治想起那庙宇中的神灵。

大唐朝廷深受关陇的掣肘,即便对于山东照顾,但依旧难以改变以关中压山东的现实,如果我们迁都洛阳,就能压制关陇,抬高山东,就能安抚河北,控制江淮,定都洛阳,并州、扬州、荆州、赵州,都将被朝廷就近控制。

武曌却摇摇头,否决了李治的这个提议,“关中是素王诞生的地方,地位特殊,况且大唐在西域也有利益,日后也要干涉一番,不能放弃,放在更远大的广度上,中原实在是太小了,国师所提出的六大王国制度,应该有相应制度匹配才是,在明天的大朝会上,我要向所有人宣布一件事。”

当即就有大臣出列反对,“天之一字,怎么可以加在后号上呢?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年号的解释太多了,就算是他们想要给天子说话,但也不能用揣测出来的东西来说啊,而且朝臣抬头望向天子,却见到天子根本就没有半点反应,这不禁让许多人心中一凉,天子不可能看不出来,那这個态度就是默认了。

漠北草原上毫无争议的第一中心。

本来只是一个封禅的事情,但谁都想不到,武曌竟然会乘着离开长安的机会,在洛阳做下这么多的事情,而且天子竟然默许这一切发生,这让无数人,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毕竟现在可不在他们的地盘,在封禅的路上,想要让一个人消失,实在是太过于简单了。

大唐在这六都之中,派遣高级官吏和分封国王一同镇守。”

定都关中是为了防止关东造反,但如今大唐的敌人不在里面,而在于外面,我们居于洛阳,山东的造反就不足为惧,真正危险的是吐蕃、漠北,而长安,就在这二者的铁蹄之下,关中防内部防外,当初突厥就直接兵临城下,吐蕃也能随时从高原上攻击到长安,太过于危险,如果西域有变,河西四郡陷落,我大唐边防就会落在陇右,距离长安近在咫尺。

这每一件大事都应当是要商量很久才应该做决定的,现在怎么就通过了?

再看看周围,熟悉而又陌生,这里不是长安,而是洛阳,天后武曌的洛阳。

“诸卿都同意朕的想法,朕很是欣慰啊。

从政治上来说。

这就体现出当初武曌将洛玄凌和洛玄云召回中枢,担任宰相的重要性了,面对这种事时,宰相就不能通过胡搅蛮缠来抵制武曌了。

————

天圣元年,武曌通过一系列精准而快速的政治行动,彻底完成了权力的分割,从名义上完成了和天子对等的政治地位,从事实权力上则凌驾于多病的李治,她是历史上第一个,在皇帝在位期间,手柄大政的皇后,“天后”是她独特地位的彰显,这还不是她具有独特历史地位的终点,拭目以待吧,她的时代来临了。——《唐帝国兴衰史》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umkj.cc。手机版:https://m.shumkj.cc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