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不好甜,许林秀没往沙冰放太多糖,而且水果本身就带有糖分,这样的甜度对重斐刚好合适。 重斐吃完一杯沙冰,浑身舒畅爽快。 两人仍坐在凉亭,饭菜撤下,管事送来棋盘,许林秀和重斐悠闲对弈,有来有回。 傍晚的风干燥柔和,府内栽植的树散开一片荫浓,风里都带了草叶气息,沁人心脾。 先是柔和的声音响起:“将军,有一件事想跟你商量。” 低沉浑厚男声问:“何事。” 许林秀道:“西北气候干燥闷热,绿植覆盖的面积和内州比较相差甚远,不如号召各个郡县在特定的日子栽种树木,此举有利于巩固地势土壤、吸收灰尘、减轻空气污染、降低噪音,对环境大有益处。” 继而轻声:“在那个世界,人们居住的城市十分重视绿化环境,将军意下如何?” 重斐无奈一笑:“我几时不采纳许大人的主张?” 又开口:“种树好啊,入夏炎热,树群多了方便行人乘凉。” 军营内的将士在操练过程时中暑迹象相继发生,往各营栽种绿植的确不错。 于是重斐大手一挥,洋洋洒洒在纸上落下遒劲有力的字迹。 诏书颁出,各郡县陆续展开种树活动。涑州几十地乡县内,百姓乡民的屋门前处处点缀青绿。 城里的街道多了一排或两排树干,最初百姓们看个热闹,后来发现这季候在树下乘凉比闷在屋内舒服。 很快,从官带民的种树风气在涑州兴盛起来,树群的范围扩大了,浓荫地就愈发多。百姓在晌午最热前把农活儿做完,后边就搬个小凳到树荫边吹风纳凉。 大伙儿相聚泡一壶茶,摆几盘棋,这等自在快活的时刻他们已经好多年没有享受过了,感慨颇多,称赞将军和许大人推行种树之举甚好。 西北另外各州听说此事,便都开始效仿。树种不够,从邻州运送。 内州的郡县也是大方,听闻西北要种树,纷纷命人送了一批又一批的树苗到西北。 原本饱受战乱多年,辽阔荒寂的西北,逐渐被盎然的色彩点亮。 重斐身体力行,带兵种树,为此事每天还忙得挺晚。 许林秀趁人没回来,留在设计房的时辰也多了。 先用树桩打造几个人体模型,亲手量剪裁衣,只要重斐没回府,一坐就是一天。 如此大半个月过去,重斐暂停手头的公务,按时休沐。 有两天,他能跟许林秀好好在房里温存。 重斐回府后先去沐浴,正要出门,迎面走来的许林秀差点撞上。 他轻嗅鼻尖:“将军洗好了?” “嗯。”重斐和许林秀用的同一种香胰子,天热,怕汗味熏着对方,每日回府都要先冲洗再来抱人。 “正好,将军随我来。” 许林秀牵起男人往外走,“有身衣物让你试试。” “什么衣物。” 重斐转念一想,邃问:“大婚那天你和我说过的那种?” 许林秀:“到了。” 重斐很少进这间为许林秀打造的设计房,他尊重对方隐私,比起自己主动探究,更愿意以接纳的角度欣赏许林秀给他制造的惊喜。 两人停在人体模型前,重斐专注打量:“这就是你说过的西装?” 许林秀含笑点头:“你穿上试试,因为缺少专业机器,我的纯手工活儿不比专门的师傅做得精细,过程中请他们上门替我修改好几次才满意。” 西装做整一套,外衣和裤子为铁铅色,内衬搭白,配有暗灰条纹领带,裁工精巧,衬在模型上相当阔挺。 重斐:“怎么穿?” 他不介意当着许林秀的面穿。 这身西装还真让许林秀帮重斐一件一件穿好,他的手指抚过上好的材质布料,掠在男人喉结前点了点,在重斐要吻下来前,轻声道:“还要打领带。” 重斐皱眉:“好吧。” 像只乖乖的大狼犬,任由主人装扮。 重斐肩宽腿长,个子尤为高挑,健矫硕挺的体格包裹在规整阔挺的西服下,头发被许林秀往后一拢,露出完美优越的眉骨。 男人五官锋锐粗犷,蓝眸温柔热烈的看着许林秀,诡异的糅杂了斯文和野/兽的气质。 “如何?” 重斐逼近:“走神了?” 许林秀“唔”一声。 重斐道:“还脸红了。” 粗粝的指腹停在青年如脂细腻的面庞,不假思索,俯身吻了吻。 指腹在许林秀下巴轻轻一捏,舌头抵进被迫微启的红唇,许林秀的后脑被男人托高了。 着现代西服,全身严整阔挺的高大男人将古典雅致的青年抱在怀里亲吻,渐渐地,重斐就不太满意这身能迷倒许林秀的服饰。 裤端勒得慌。 汗珠沿重斐高挺的眉骨滚落,他沉声问:“这裤子能不能制得松点?” 许林秀喜欢,下次重斐打算多穿几次西装。 他把许林秀抱起放在罗汉椅上 只希望凳腿牢固点,别一会儿就散了。 成亲当夜,重斐趁许林秀喝醉后挺不遏制的,结果…… 第二日床脚崩了。 许林秀事后觉荒唐离谱,往后重斐再提什么新尝试都没答应。 此刻一套西装让重斐再次遂了愿。 许林秀泛红的手指挠抓他的肩膀:“将军……” 重斐动作粗鲁的扯开领带,差点把纽扣绷坏了。 * 管事第二日就带下人给设计房换了套椅子。 事实证明,从一个武将嘴里说出来的话,尤其是重斐的,断不可信。 许林秀看着处理掉的罗汉椅,全被蛮力撞散架了,摇摇头。 这日后,管事自作主张地在府内多准备了几套床榻桌椅,方便随时更换。 毕竟这都第二次了,保不准下次还会发生。 第119章 番外2◇ ◎婚后日常二三事◎ 去年西北的冬雪季漫长,今年暑热难消,给百姓务农带来了不便。所幸初入夏时有半个月频下暴雨,当时蓄水池内已储满水源,否则如今田地浇灌成了难事。 许林秀在今年春种树之风兴盛时,观春雨如油,想起西北地理气候的多变性,勘测过涑州名下各地,便填补缺漏,萌生开凿蓄水池的想法。 储水备用,古往而今都是利农的大事。 西北各州无论是水利工程还是设施工程远不如内州的发达,有些县乡连最基础的储水池都没挖掘,若遇到连续三个月的旱天,忙碌大半年的田地基本就无法挽救了。 农乃民之根本,西北更甚,战乱后百姓们重建的工作大部分重心都放在生产粮食这一方面。 是以将军府颁布公文,植树热潮一过,各个郡县的官员就带人忙着地势勘测,凿掘足够的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