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股又白又肉,腰腹也变粗,身体很重,自己挺起来很吃力。汉帝粗喘道: “绒儿。” 美人受泪眼朦胧回过头,汉帝看着他汗湿粉嫩的脸,粗喘: “在想什么?” 美人受才不会告诉他自己在想他的鸡巴,羞羞耻耻说: “想哥哥。” 汉帝看破不说破,身体持续挺动,笑道: “喜欢吗?” 美人受点点头。汉帝道: “是不是喜欢极了,馋哭绒儿的小嘴了。” 美人受急急点头,汉帝坐起来,摸着他下面一直哭的小嘴,低笑: “这么多水,到底是有多馋。” 每天都喂不饱,他淫荡的爱妃。 汉帝只与他做了一次,就哄着他入睡,美人受没吃饱,委委屈屈。汉帝给他穿好寝衣,防止他太骚,刻意睡到床边,没有抱着他。 美人受大半夜身体还是燥热,看哥哥睡得香,也知道他用心良苦,就轻轻起身,给自己灌了一杯凉茶。 屋子里点着熏香,诡异的寂静。 美人受走到偏殿的摇篮旁,想看看自己快两岁的儿子,摇篮里却空空如也。美人受心里一惊,还没来得及大叫,乳娘却快步走过来,行礼道: “娘娘,小公子有些发烧。” 美人受焦急道:“怎么会发烧,我的孩儿在哪儿,快带我去看看。” 汉宫里的人除了哥哥,他一个也不信任,但哥哥不喜欢他和单于的儿子,他时常害怕小苏日勒哪天不声不响夭折了。 乳娘说:“娘娘别急,小公子已经被抱到太医院了,娘娘随我来就是。” 美人受大概急昏了头,也气昏了头,乳娘怎能不声不响让他的孩儿随便被人抱走,说也不给他说一声。乳娘一路引领他,一路安慰道: “娘娘别急,娘娘别怕,小公子好好的,烧快退了。” 寝宫外围着的铁骑,沉默地让开了道,让乳娘将美人受带到了外面。乌累若躲在角落,奇怪地看着这一幕,今夜的西宫气氛格外诡异,他暗暗潜入这么久,竟然没有被一个人察觉。士兵们似乎都心不在焉,毛毛躁躁,似乎即将有什么大事发生。 乳娘将美人受引到他平常去的书斋,美人受正待奇怪,突然听到楼上孩儿的啼哭声。美人受急急慌慌地爬上楼,看到他的孩儿襁褓都没有裹,穿着单薄的小衣裳躺在桌上哭。美人受立刻哭出了声,大步走过去,大叫: “孩儿!呜……” ………… 汉帝即位的第六年仲秋节前夜,西宫里发生了走水。大火将书斋烧得轰轰烈烈,为首的禁卫军都沉默地看着这一幕,直到书斋烧得垮塌,禁卫军首领才禀报了熟睡的汉帝: “陛下,宫里走水了!” 汉帝睡得昏昏沉沉,今夜的他格外疲惫,揉着额头说: “怎么会走水?” 禁卫军首领道: “昭仪娘娘在书斋里看书,不小心推倒了桌上的油灯,整个书斋都燃起了火。” 汉帝以为自己听错,昭仪,哪个昭仪,昭仪怎么会在书斋,他看看自己的床边,突然惨白了脸。禁卫军首领焦急地看着他,道: “陛下,快去看看吧!” 汉帝的一意孤行终于招来了恶毒的反噬,太尉把持了禁军,烧了他的昭仪,再装模作样转嫁给匈奴人。乌累若正好还在洛阳,这招一石二鸟之计着实歹毒。 第31章 31 天底下没有哪个帝王独宠一个美人能够得到善终。 汉帝赶到书斋的时候,那里已经成了一片火海,火光将整个院子都烧得透亮,天空都映得隐隐发红。汉宫里最大的书斋成了一片废墟,这里收藏了汉朝建国以来历代君王的藏书,都是易燃之物,被人泼了油,熊熊的烈火根本无法抵挡住。乳娘在里面被活生生烧死,整个身体都着了火,发出凄厉的惨叫声。 汉帝惨白着脸跪在火海面前,抽搐的身体吐出一口浓血,发出泣血般的哭吼声: “绒儿!!!!!啊——!!!!!!” 汉帝疯了,他被火光映射得模糊的眼睛看到火海之中有一抹狂叫的身影,那个身影张狂扭动,很快跌落在火海正中央——楼塌了。 汉帝吐着血水往火海之中冲,身体被人拉住,汉帝哭得凄厉,因为靠得火海太近,右脸被灼伤,衣服头发都燃起了火,身体被禁卫军打晕了抬走。 汉朝的皇帝一病不起,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时昏时醒,时疯时傻。朝堂里乱成了一锅粥,也没人再搭理来使的匈奴人,个个都为汉帝的病情着急,这天下,怕是要易主了。 太傅党和太尉党吵成了一片,太尉把持了禁军,汉帝被灼伤后被禁军围得铁桶一般,太尉挟天子以令诸侯,除了他,无人能靠近昏迷的汉帝。太傅以两岁多的太子为最大的底牌,汉帝如果薨毙,他们一党才是正统。 书斋里那位被烧成白骨的“娘娘”无人问津,连尸体都无人为他掩埋。 汉帝自食其恶果,他以为的平衡,终究被打破,极端地分裂成两半。后宫里的姬妾除了为汉帝的病情担忧,个个几乎都一脸喜色,那位祸国殃民的妖妃,那位独宠祸害的妖妃,到底被烧死了,连同他的孽子,一具全尸也没留。被打入冷宫的傛华听说昭仪娘娘葬身火海,狂笑不止,尖声厉吼: “昭绒,你也有今天!!!你也有今天!!!!啊哈哈哈哈!!!” 个个都像厉鬼一样。 皇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日日为汉帝祈福,一个月后朝堂里的气氛更加紧张窒息,汉帝慢慢要醒了。 皇后去了书斋,那里如今已经是焦黑的废墟一片,依然有重兵把守,任何人等不得入内。皇后亲自上前与禁卫军首领沟通,望他能准许自己收拢一下昭仪的骨灰。 禁军首领摇头道: “娘娘恕罪,没有陛下的允许,臣不敢让任何人入内。” 皇后只得作罢,望着前方已经被几场冷雨淋得泥泞不堪的焦土,悲悯地叹气。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奈何生在帝王家,最是不幸。 匈奴人在西宫着火的第二天就匆匆离开了,汉臣们一个也没注意,直到汉帝快醒来,朝堂上的矛头突然指向匈奴人,太尉一党“证据确凿”,是匈奴人放的火,不然他们怎么在起火的第二天就招呼也不打就离开了,不然西宫里那位无名无姓的孽种为什么突然消失不见。 第32章 32 整个大汉王朝都开始通缉匈奴人,乌累若的画像被贴得大街小巷都是,以及那个无名无姓的小孽种。 乌累若当时有所考虑,离开时没有直接北上,从原路返回,而是绕道走了西域,准备从西域边关出塞,不过这样就要途经伊犁地区的乌孙,呼延刚刚建立起的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