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未来科幻 > 开局给古人盘点美食 > 分卷阅读5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55(1 / 1)

的能的,爱卿果真人品贵重啊!哈哈!” 被骗了的张骞红光满面,犹如获得大赏般激动非凡。他非但没有郁闷生气,反而觉得光荣无比,给陛下解了囊中羞涩的燃眉之急是一般人能干的吗! 卫青后退一步,远离了群聊组。 经过刘彻坚持不懈的每日喊话后,他发现了只有在天幕出现后的短时间内,才会召唤的出水帘来,因此今日他如愿以偿的看见了水帘。 刘彻将要吃火锅的要求递进了水帘漩涡中,没过多久,水帘就给出了回应。 【火锅底料制作方法,是否兑换】 这对刘彻来说可是意外之喜!有了制作方子可不是想吃就能吃上了,枉他前几日天天念着让天幕再给几包底料来,怎么没想到学习一下制作手艺呢? 欣喜过后的刘彻看着天幕上三人的名字,转头看了张骞一眼。 张骞立马会意,拱手道:“尽供陛下取用。” 于是50饕餮值就被刘彻花掉了,三人静待水帘放出制作方法。 - 不出意外,姜柿也收到了名为‘在汉朝制作火锅底料’的视频教程征集活动,于是仰天长叹: “真是没想到啊,霹雳站还能玩出角色扮演的花样来,吾等拜服。” 在上回她剪辑制作秦朝美食时有小麦磨面视频征收,如今又来了火锅底料制作教程,不过一向有‘钞能力’的霹雳站成功的堵住了姜柿的嘴。 打工人勤勤恳恳剪片子去了。 【本期是姜柿火锅底料制作视频教程,没错又是一次视频征集活动。今天将为大家呈现在汉朝怎样制作火锅底料。 除麻辣汤底外,各种口味的火锅底料制作方法都大致相似,up主就以骨汤为例。 骨汤用猪棒骨比较鲜香入味,洗净的棒骨冷水下锅焯水后捞出,清洗表面浮沫。 另取一锅冷水放入棒骨,以葱、姜、花椒加入一起熬制,待汤底转为乳白色,骨汤锅底便大致完成。 沥去棒骨等调料,加入盐调味就是鲜美的骨汤锅底,以此类推,还可以有鸡汤、鱼汤、菌菇汤锅底。 由于汉朝时期辣椒与番茄并未传入,因此麻辣与番茄味火锅底料在汉朝并不能品尝到,up主将这两种火锅底料打在屏幕中,各位客官可自行观看。】 刘彻觉得自己被骗了,骨汤锅底他的御厨也能制作出来啊! “辣椒和番茄并未传入?朕可是花费了50饕餮值!” 说完又想起了,就这50还是讹了张骞才得来的,一时心中酸涩异常。 【麻辣火锅在汉朝吃不上的话,吃微辣火锅却有可能实现哦。我们都听过唐代大诗人王维所作: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茱萸此物便是辣味的由来,汉朝时期就已经有了茱萸。也许茱萸等辛辣之物辣度远不及辣椒,但若是想在汉朝吃上辣味火锅,那茱萸与花椒当真是首选。】 蔫巴了的刘彻又精神了起来,对宫人道: “全都记下,交予御厨研制!” 又转头对张骞道:“50没白花啊,若能研制出辣味汤底,爱卿当居首功!” 张骞哪经历过这场面,忙起身回禀:“都是陛下之德,微臣也只是尽了绵薄之力。” 看着这一幕不断上演的卫青正暗自腹诽:呵…男人。 - 自从刘彻将火锅底料制作方法给了御厨后,御厨们临时组成了火锅研制组,经历了不断改良实验,茱萸花椒版辣味火锅底料诞生。 刘彻大喜,唤了平日的领导班子一起吃美味工作餐。 “诸位爱卿快尝尝这古董羹,朕今日新得的方子,定是爱卿平日未曾尝过的美味。” 桑弘羊看着眼前咕咚沸腾的锅鼎皱起了眉,这古董羹嗅着辛味甚大,也能称之为美味? 待众人准备动筷时,刘彻急道: “朕差点忘了,此羹需搭配天幕所言的蘸料方可食用。” 众臣纷纷回应,又将古董羹中的吃食从案上的染炉中蘸过。一开始大家都小心翼翼的小口品尝,待吃上头后,竟是满头大汗也无法停箸,所谓的上头大抵是如此。 宴毕,众臣都满意的离开了,留下卫青桑弘羊等人商讨政事。 平日言谈不止的桑弘羊罕见得沉默了,刘彻问道: “爱卿所虑为何?” 桑弘羊闻言回答: “回禀陛下,臣在想这般味美之食,只在宫中流传未免太过暴殄天物,若能传之于民,倒也不失为一个两全之策。” 刘彻听着眼珠瞪大,全身鸡皮疙瘩全都竖了起来,什么是两全之策?当然是又能推广美食又能攒钱啊! 可叹他整日想要出兵匈奴,然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钱怎么打仗? “爱卿细细道来!” 卫青对此也十分感兴趣,没人比他更关心此事了。 “微臣拙计,可以官家名义在各地开设这样的古董羹食铺,依臣看古董羹中可放食材千变万化,富贵之处可稍提价格,百姓之所让利也无妨。” 卫青听懂了:“大司农此言不假,可若富商们去了百姓之所食用,又当如何?” 的确是个好方法,可进门吃饭,总不见得还得展示身份财富,如此谁又愿意来吃饭呢。 两人发现皇上久久未言,抬头一看,皇上好似激动异常,满腔豪情亟待抒发一般。 惶恐的桑弘羊朝刘彻道:“臣之拙计若不可行,则…” “可行,当然可行!爱卿当真为朕之股肱,如此一来,朕多日所虑之事皆有所依啊,哈哈哈!” 桑弘羊和卫青面面相觑,开个古董羹铺子陛下为何这样开怀? - 几个月后,汉武帝带着他的拆迁大法浩浩荡荡的走向了富商们。 刘彻以‘天赐机缘’为噱头,在其身后陵寝所在地茂陵开设了多家‘天机古董羹食坊’,该食坊不仅装修的富丽堂皇,且仅接待财富在300万钱以上的富豪极其家人食用。 为方便各位富豪老爷们吃上新鲜的古董羹,刘彻下了《迁茂陵令》,宣布家财在300万钱之上的都举家迁去茂陵。 也不是无故迁居,迁来的富豪们官府可以一次性补20万钱,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商人巨贾们可以除去商家身份,一跃成为汉朝新贵。 如此多头并进,汉朝富豪拆迁局就这样让刘彻做了起来,第一批吃上天机古董羹的富豪们感叹:“不虚此行啊!”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拆迁行动稳步前行了。茂陵地区的天机古董羹食坊门前车水马龙,店内人头攒动。 且食坊采取了一户一间,很好的保护了私密性,因此刚拆迁新鲜出炉的‘茂陵富二代’们都被古董羹吸引住了,无论如何都要亲自到天机古董羹食坊堂食。 藏在迁居富豪背后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