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许多人因他之累被无端牵连,在黄州的日子里苏轼很是过意不去。 除了过意不去,到了黄州的日子对于苏轼来说是凄苦的,缘由是日子一天天过去,眼看就要没钱吃饭了! 作为一个大吃货,苏轼每到一地必定不亏待自己,不仅要吃当地最好吃的食物,还时不时创造发明些新菜色。 就这样,苏轼以往当官时积攒的积蓄甚少,带着全家居住黄州时,不得不将所有钱财一份一份分好,再挂至房梁上,每天拿着小叉子叉一串下来用。 这样一分钱分成两半花的日子,苏轼以往从没经历过啊,所以用着用着,这小叉子也不再需要了,只因房梁上没有钱了… 有道是一文钱难道英雄汉,大诗人也不能每日靠写诗过活,他也是个食五谷的凡人,更何况还有一大家子人要养。 好在做名人还是有些好处的,那就是到了哪都有自己的粉丝!苏轼就连被贬谪黄州,都遇见了追捧者,这位追捧者就是黄州太守。 太守眼见偶像一家过得这样凄惨,心中极其的不忍,所以冒着被叱责的风险,也为苏轼争取来了一块地,让苏轼可以种地养活自己。】 - “原来,粉丝在后世就是追捧者的意思。” 其他人都在看天幕,只有秦始皇在学习新知识。不知不觉中,秦始皇在看天幕时学会了不少新鲜吃食、不少新政解以及不少后世王朝的亡国经验教训。 一向喜欢学以致用的秦始皇今日又悟到了,提笔写下了广招天下文豪诗人的诏令,让李斯颁布下去。 李斯还以为秦始皇也有些仰慕诗人的风采:“陛下,看来您近日对于诗词一道,也颇为欣赏啊!” 没看一向喜欢招揽谋士的秦始皇,现在都开始找起了以前不屑一顾的文豪诗人吗? 秦始皇摇了摇头道:“不,丞相,朕是在为扶苏找先生,若扶苏于诗词一道也有所成,将来粉丝会更多,粉丝多了于治国有大益!” 说完,秦始皇满意地看了看竹简,递交给了李斯。 呆若木鸡的李丞相又一次被碾压了,你秦始皇当了皇帝就可以这样厉害吗?事事想在人前,还举一反三,这样让别人怎么活? 特别是,皇上把事情都做了,点子想全了,要他这个丞相做什么,留着在殿内做背景看着好看吗! 【苏轼实在是活不下去了,关键是吃不上饭这怎么行?所以太守给苏轼批来了地。这当真是雪中送炭了,苏轼对太守千恩万谢的。 因为那块地在黄州东面的坡地上,所以苏轼在种地之余,还给自己取了个号,就叫东坡居士。 种上了地,吃上了饭,苏轼又得瑟了。作为一个副业是美食家的被贬谪小能手,到了一处贬谪地,怎能不捣鼓些美食出来? 大概是在种地过程中很接地气,苏轼在此时作了首土土的诗: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大意就是:黄州的猪肉便宜得不得了,可惜富贵之人不肯吃猪肉,平穷之人又没有苏轼那么会烧肉。苏轼喜欢早晨干两大碗猪肉,他自己吃饱了,别人还管不着他吃猪肉这事! 苏轼喜欢在大清早吃这样多的肉,大概也是为了攒攒力气好下地干活吧。】 - 宋仁宗赵祯看得眼皮子一跳一跳的,不得不说,苏轼此人还真不是池中物,确实不能以寻常的思维来理解这位大才子。 “拟旨,若朕去后,苏轼苏辙二人丁忧回来,皆给他们安排个远离朝堂的富庶之地任职。” 这样的能臣既然不适合在朝堂久待,那就去地方历练历练,也好造福一方百姓。最重要的是,苏轼这样能吃,富庶之地应该很适合他。 【猪肉的做法,还真不是苏轼到了黄州没饭吃才琢磨出来的,当初苏轼在徐州任职治水时,就有了东坡肉的前身。 到了黄州后,没钱吃饭的苏轼提着小篮子到集市逛了一圈,发现猪肉便宜得出奇,欣喜之下便买回来烹制。 猪肉要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这样口感才最好。煮五花肉之前,得先将肉带皮的那一面用火烤制焦黄,再刷去表面的烧焦的第一层。 将烤完的五花肉与葱姜蒜料酒一起下锅炖煮,煮熟后捞出将肉切成小方块形状。 另起一锅,放入葱姜蒜爆香,加入糖、酱油等调味料,最后将刚才切好的五花肉小方块放入锅中炖煮,煮至肉软烂大火收汁便可出锅。 这样肥而不腻的五花肉,既焦香又酥嫩。咬一口能吃到弹性十足的肉皮,以及肥瘦相间入口即化的醇香猪肉,且色泽鲜艳,一块块五花肉在盘中摆着很是诱人。 不得不说大文豪对于烹饪一道很是有些心得,创造出来的美味也流传至今。苏轼给这样美味的五花肉其取了个名,称其为东坡肉。 东坡肉在苏轼往后的任职过程中被带去了各地,从而广泛的流行开,大家发现原来猪肉也能如此美味,以前对猪肉的不屑一顾竟是暴殄天物了!】 - “子瞻兄,看来东坡肉就如子瞻兄本人一样受欢迎啊,不过猪肉颂虽然土,却也朗朗上口!” 苏轼表示很伤心:“那篇颂文只是为了显示出猪肉的美味来,我并没有在早晨吃两大碗啊。” 苏轼觉得他现在可是一个有很多‘粉丝’的人,偶像包袱有些严重。 【东坡肉的浓郁汤汁,搭配任何食材都变化出不同的美味。比如冬笋、萝卜,等等。甚至还可以将鸡蛋放入其中一起煮制,吸饱了东坡肉汁的鸡蛋能散发出纯纯的肉味,一口肉一口蛋搭配一碗米饭,就是再美味不过的一餐。】 - 未央宫中,刘彻捧着一碗饭朝殿下走去。饭上铺满了色泽红润的东坡肉外加一颗被肉汤卤透了的鸡蛋。 边走边喊:“去病,来用膳了,长身体!” 霍去病扯了扯嘴角,大清早的,为什么要喂这么多肉给他吃! 作者有话要说: 小霍:陛下,很不必学东坡居士在早晨吃肉 刘彻:据说这样力气大,定是个强身健体的偏方! 苏轼:其实…听我说… —— [1]《猪肉颂》宋,苏轼。东坡肉做法来源网络 第61章 东坡肉后续 【经历了牢狱之灾的苏轼,从此再也没有写过有关朝政的任何诗句,而是寄情于山水间,好在苏轼为人豁达,并不会反复琢磨受到的苦难。 不让他写朝政局势,那他就写山水人文呗,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山不转水转,苏轼不写当朝了,写三国之时,周瑜在赤壁打败曹操,这总行吧?】 - “太行了,苏轼真乃一方文豪,作的诗篇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