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不是殿下的细作吗?那李景隆每次给他们燕军这么多人,这么多东西做什么? 要知道物资还可以慢慢屯,战时最重要最宝贵的,其实是训练有素的将士们,多一位这样的士兵,意味着己方多一份保障。 李景隆每次十万十万的给他们送,哪怕朝廷有再多的人,也经不起李景隆这样送吧!】 - 看完天幕后,就连朱元璋都说不出话来了,按说,李景隆的爹李文忠,最是能征善战不过。 若李文忠与老四对上,那老四绝对只有举手投降的份,怎么儿子竟没有学到老子一丝一毫的本事? “传令下去,武将子嗣若想走从军的路子,务必将考核那关给咱把牢喽。” 朱元璋一阵后怕,若都看着爹厉害就提拔儿子,儿子都是李景隆这样,他大明朝靠谁来打仗? 靠给敌方送人送物资的年轻将军吗?这不是拿大明朝的国土寻开心吗? 后头朱棣也在暗自盘算,他日登基之后,李景隆之辈是万万永不得的,也就他的好侄子朱允炆将他当个宝似的供着。 - “哟!陛下,您怎么流鼻血了,快,宣太医啊!” 朱允炆抬手朝鼻子摸去,果真摸到了鲜血,甚至有些止不住,就是太医不来,他都知道自己是什么症状。 定是被李景隆给气得着急上火了! 【自李景隆短暂在德州停留,又被燕军打跑后,就龟缩在了济南,燕军就这样轻易的获得了的德州城内的一切物资。 李景隆被戏耍北上游之前,就是以德州为大本营,因此德州城内的东西还真不少。 朱棣见此情形,立马下令不得惊扰百姓,只派军接管重要关卡,以及军事重地。 因此没过多久,德州城内又现往日的繁华,街上的百姓们讨论着今日朝廷来,明日燕王来。 只要能让百姓们正常安居乐业的生活,其实他们并不关心龙椅上是谁。 茶馆酒肆等铺子,还因此生意特别火爆,大家都去挤着听故事,李将军扔东西的故事谁不想听啊? 若让说书之人来到现代,定是位十分敬业,且业务能力超强的前方记者。】 - 平行时空中,说书之人的确讲得热血沸腾,好似刚从战场回来一般。 酒肆的角落里,张玉实在忍不住,‘哧哧’得笑了起来,朝着朱棣道: “公子勿怪,实在是这说书人忒捉狭,公子何时…这燕王何时在半夜隔着一条小溪,给李景隆递小纸条了?” 说书人好似当场装了个高清摄像头一般,将小纸条内容说得那叫一个传神,上书: ‘明日必有大火烧营,请君择时从小道撤离,老规矩勿忘,切记!切记!’ 老规矩是什么压根不用说书人细说,只因那必定是留下一切物资!自个儿剩一条裤衩子就行啊! 没错,说书人前几日就是这样讲的,李景隆全军上下,每人只穿着一条裤衩子逃离,就是为了将更多的东西留给朱棣… “贵客的烧鸡来喽~请慢用。” 小厮恭敬的端来盘子,笑得开怀,只因这位公子前头进来时就说了,若吃得好,会大量购买。 “世美,尝尝这烧鸡,咱刚到德州地界,走在路上就时常能听人说起烧鸡来,掌柜的还打包票说他家的烧鸡最正宗。” 朱棣刚进来订烧鸡时,掌柜的激情讲述了许久,说他们这烧鸡都是出自自家林地里,养得可好哩。 他们铺子里的烧鸡,都是用祖传的秘制卤料卤煮出来的,保证走出这家店,在别家吃不着这样的滋味。 盘中的烧鸡摆着奇特的造型,两腿盘起鸡爪被塞入了腹中,两翅从脖颈间穿过,又从鸡头中穿出。 整只鸡趴卧在盘中,呈现出高昂着头的姿态,甚是稀奇。 张玉看到色香味俱全的烧鸡早已口水直流,朱棣发话后更是不客气的吃了起来。 咬了一口之后大呼: “公子!起码订上百只带回去才不枉咱们来此走一遭!” “……” 作者有话要说: 《明通鉴》记载:景隆溃而南,弃其器械辎重殆尽。燕师追至月样桥,降十馀万人。景隆走德州。 第97章 德州扒鸡后续 周围的食客们听见尖叫声,纷纷向张玉看去,一看便知这是外乡之人,作为德州人,烧鸡已存在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烧鸡吃上去果真特殊,虽然表皮看着色泽微红,以为肉质会偏硬,其实里头的鸡肉却嫩得出奇,且每一处鸡肉都有滋有味的。 果真如掌柜的所说,秘制的卤料卤透了烧鸡全身,竟是每一处都有着各种香料的独特滋味。 撤下一只鸡腿,轻易就能将骨头从肉中拔出,甚至就连鸡骨头,都酥得可以吃进腹中。 率先享用的张玉也没忘了自家殿下,殷勤的给朱棣碗中递了一只脱骨鸡腿。 很难说这只脱骨鸡腿,不是看在上百只打包烧鸡的份上才有的… 【自白沟河之战后,朝廷军对上燕军时,再也没有以前几十万对十万这样压倒性的局面。 同时野生队友李景隆也给了朱棣许多帮助,于是朱棣在行军地图上,圈出了下一处必攻之地,济南。 济南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属于进可攻退可守的地方,若燕军能一举拿下济南,那剑指南京便指日可待。 而且济南城中,也只有李景隆这一个主将,其余的帮手皆被李景隆的逃跑骚操作给冲散了。 若此时不攻打济南,更待何时? 燕军率先出军,向济南进发,还没和李景隆大军交战几个回合,李景隆便打了败仗。 于是乎,李景隆所率的剩下数十万将士就这样战死的战死,被俘的被俘,李景隆则脚底抹油,自己溜走了。 朱允炆接到李景隆又战败逃走的消息后,不得不承认,李景隆确实不是一个有能力的将领。 他竟然活生生的,将朱允炆交给他的六十万人马,给挥霍一空!那可是六十万人马,并不是六十两银子啊! 恐怕李景隆都未达到明朝将领的及格线,可如今朱允炆是后悔也没用了。 朝中大臣们对李景隆的愤怒值已经达到了巅峰,上书朱允炆,要求将李景隆捉回来处斩杀。 李景隆最后回来是回来了,可朱允炆不知怎的,仅仅是撤了李景隆的将军之职。 甚至都没有第二道更重的处罚,朝中的武将文臣们皆失望至极。 哪怕李景隆是陛下的幼时伙伴,嫡亲的亲戚,可大家这都眼睁睁看着呢。 李景隆可是自从出战以来,就一直败到现在,唯一的一次小胜也是靠着平安等人。 每次打了败仗还将辎重等等全部留给燕军,就这样的将领,回来后还能安然同他们一道上朝,竟连半个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