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其他题材 > 炮灰他只想读书[科举] > 分卷阅读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9(1 / 1)

花中提炼出了香氛,加入了胰子。 因为这点香气,一小块胰子需要五十文。 在买完胰子之后,宁颂又想到了刷牙用的青盐和小刷子。 但他在买这些之前,终于被忍无可忍的宁淼拉住了。 “大哥,你冷静一下,你在干什么?” 分明平日里是理智清醒的人,怎么买起东西来这样疯狂? 宁颂被阻挡了一下,这才理智回笼,回味自己的表现,不由得无奈。 穿越过来之后,他的心态确实是受到了影响。 生活各方面的匮乏和短缺虽然看似可以靠着理性克服,可当他稍稍具备一些条件之后,那些隐藏在心底的应激反应就会不小心冒出来。 穿越之前,他虽然称不上有钱,可绝对不会这样处处制肘。 怪不得穷人乍富,都会有一段疯狂挥霍的时间。 那是对以往生活匮乏的心理补偿。 被宁淼叫破之后,宁颂的购物行为显得克制许多了。拿着剩下的钱,他又买了木碗和窗纸。 碗筷是吃饭的必需品,随着他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往的碗筷早已经不够用了。 非但如此,近些年里,宁仁夫妻相继病逝,他们用过的碗筷,宁颂虽然使用之前用沸水消过毒,但保险起见,还是不打算让宁淼与宁木继续使用。 想到了消毒问题,于是买醋又被宁颂列为了必备事项。 ——没有更好的条件,他也只能用醋酸来消毒。 如此一来,怎么解决平日水质的问题,又涌入了宁颂的脑海之中。 打住,不能再想了。 宁颂统共有三贯的家产,光是买完这些,就已经去了两贯,剩下的一千个大钱无论如何都不能花了。 家里得剩下一点钱,以备不时之需。 购物计划完成,宁颂不打算再买别的东西,距离与刘大娘约定的时间还有一阵子,于是他带着宁木与宁淼开始闲逛。 “哥。”没走到两步路,宁淼拉了拉宁颂的袖子。 宁颂顺着宁淼的目光朝着路边的摊点看去,竟然在摊点上看到了自己做的竹花瓶。 摆竹花瓶的摊主是个中年人,生意不好,看上去无精打采,宁颂一行人路过时,他正揣着手闭目养神。 “不是我做的。” 宁颂远远看了两眼,便辨认出不是自己的作品。 宁淼瞬间收起了好奇心,远远地“呸”了一声,小声说“活该”。 对于影响自家收入的跟风行为,宁淼的立场很是坚定。 有了这个小插曲,宁颂一行人继续往里逛,在油盐酱醋中还不期然地看到了罕见的文化产品。 宁颂借此机会问了问纸和笔的价格——一刀纸七十五张,加起来要三十文;一只普通的狼毫笔,价格也要一百文。 每一件都贵得离谱。 宁颂拉着宁淼和宁木匆匆离开。 买一刀纸,一只笔他固然可以咬咬牙支付,可他读书不可能只要一刀纸、一支笔。 更何况,读书的账远远不止这么简单。 钱是一部分,占用的人力是另外一部分。 若他现在去读书,那家中不但会没有了收入,宁淼与宁木也会没人照看。 还是得有更稳定的收入源才行。 到了约定好的回家时间,宁颂与宁淼将买来的东西堆上了刘大娘的驴车。 刘大娘自己没买多少东西,见了宁颂大采购的结果,不由得咂舌:“你这小子,怎么买了这么多东西?” 宁颂歉意地笑了笑,与宁淼使了个眼色。 宁淼听从哥哥的吩咐,将专门准备好的面脂塞到刘大娘的手里。 “近日风大,您拿来擦脸。” “你这孩子,这么客气干什么?”刘大娘眼睛发亮,一边在心中估算宁颂的身家,一边忍不住用手摩挲着那面脂的盒子。 要不是宁颂主动送她,她是绝对舍不得买的。 倒也不是刘大郎不给她钱,而是这玩意儿根本不在她的购买列表里,她活这么大岁数,还没用过这些太太、夫人们才用的东西。 可宁淼这小丫头说得对,最近风大,她这脸摸着,的确不如往日光滑…… 刘大娘犹豫许久,最终还是收了宁颂的礼物。 作为回报,她不光是帮忙把买来的东西搬上了车,还允诺下次集市时,帮忙把宁家订购的衣服取回来。 “年纪轻轻的,就知道乱花钱!” 刘大娘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抱怨。 宁淼与宁木对视一眼,偷偷笑了——在汇合之前,宁颂已经提前给他们交代过,不许与刘大娘顶嘴。 非但如此,宁颂连刘大娘的反应都猜到了。 那神态,简直一模一样。 可就如宁颂所说,刘大娘的反应再怎么抠门,她也是个好人。肯怜惜他们,肯帮忙,就是好人。 赶集早出晚归,等到宁家三兄妹到家时,日暮已经西落。 趁着日落之前最后一丝余光,他们将今日购买的东西尽数摆放在了屋子里。 简陋的房子虽然小,但因为有了新家当的入驻,显得有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厨房里,宁淼将新碗和新筷子分给宁木,如小大人一样嘱咐道:“这是你的,这是我的,还有那边的是大哥的。” “可不能拿错了!” 在宁淼与宁木摆弄家里新物件儿时,宁颂悄悄出门了,拜托刘大娘照看一下家中后,独自上了山。 今日是宁仁的头七。 跪在宁仁的墓前,宁颂将买来的纸烧完,俯下身来,认认真真地磕了三个头。 “爹,宁淼与宁木都很好,您安心去吧。” 说罢,等着黄表纸烧完,这才熄灭了火烛,转身回到了家里。 翌日,村里的新活计没有找来,倒是刘大娘家的货郎儿子没有出门,得了空闲来找宁颂。 “有一桩活计你去不去?” 宁颂将人迎了进来,用新杯子倒了茶水,这才客气地问:“不知道刘大哥说的是什么活?” “收药材需要一个会算数的。” 原来,青川县的药商与细柳村有合作,每年固定时间在村里收药材。 近两日,药商计数的账房生病了请了假,缺一个识字又算术的人,刘家大郎就想到了宁颂。 “五百文一日。” 在数学上,宁颂当然自认为没有什么问题,但对于大雍朝的算账方式却没有概念。 他原本想要迟疑,听到薪水之后,内心的天平顿时朝着另外一方倾斜。 “我可以试试。” 对于宁颂的当机立断,刘大郎满意地点点头,安抚他:“放心,别紧张,这活除了你别人干不了。” 第7章 正如刘大郎所说,药商缺的这活计,整个细柳村除了宁颂之外,其他人当真干不了。 身处农业社会,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