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其他题材 > 炮灰他只想读书[科举] > 分卷阅读2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7(1 / 1)

,其中需要千般折腾。 更何况,宁颂的尴尬身份村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算是吕四想要去县衙,宁颂也不一定去。 感情在这里等着呢。 宁颂凝视着吕四片刻,笑道:“那就送官吧。” 说罢,朝着里正说道:“恰好算算日子,我族叔家里的弟弟也快出生了。” 里正神情凛然。 他听懂了宁颂话语中隐藏的含义:那宁县丞虽然不是养父,但仍然是族叔。 宁县丞可以以亲生父母去世为理由将宁颂送回来,可不一定容忍别人欺负宁颂。 “胡说什么!”里正想通了这一遭,训斥吕四:“入室盗窃,怎么判罚能由你自己选吗?” 说着,将吕四踹倒了地上。 一通闹剧下来,吕四因为盗窃未遂,被打了二十板子,宁颂因为伤了吕四,被勒令赔一百文的医药费。 走出里正家里时,刘大郎满腹怨气:“怎么还给他钱?” 宁颂倒没言语,反倒是在沉思。 这一遭被偷,固然有自己漏财不谨慎的缘故,可他到底有个前“县丞养子”的身份唬人,不容易被吕四这样的泼皮盯上。 对于吕四来说,很容易偷不到多少钱,还惹一身骚。 可对方仍然还是行动了。 “我明天去找一回张大哥。” 刘大郎有些不明所以——为何宁颂明明是与这吕四有冲突,却要去寻找张副掌柜。 翌日,张副掌柜没来细柳村,反倒是张家老爷子请宁颂过去说话。 “这事是我老头子该给你道歉。”曾经有过一面之缘的张老爷子站起身来,颤颤巍巍地给宁颂拱手。 原来,宁颂被泼皮盯上,归根到底还是受到了牵连。 “最近一心堂的丸药卖的很好,卫所那边知道了,要统一采购。” 这是刘大郎不会知道,张副掌柜也不会轻易告诉宁颂的东西。 宁颂稍微思考,就听懂了张老爷子的言外之意:“影响了吕家的生意?” “是。” 张家与吕家都是大户,可在临州卫这样的庞然大物面前,又都不算什么。 吕家丢了生意,损失了许多利益,不敢同上面发脾气,只好挑软柿子捏。 宁颂就是这样一个软柿子。 “颂哥儿,你放心,吕家的事情我们来解决,那个吕四也不会再去烦你了。” 婉拒了张老爷子请饭的邀请,宁颂带着张家赔罪的礼物回到了家里。 刘大郎来探望他。 一进门,只见宁颂单手撑着下巴,怔怔地望着窗外。 “你这是什么表情?问题解决了吗?” “颂哥儿?”刘大郎伸出手,挥了挥引起宁颂的注意力。 “解决了。” 宁颂回过神来,将张老爷子所说的话传达给刘大郎,并且说了张家的处理方式。 “欺人太甚!”刘大郎怒道。 与宁颂这个已经退出项目的一心堂人不同,刘大郎本人是知道一心堂靠着藿香正气丸赚了多少好处的。 算下来宁颂不过拿走了一点属于自己的报酬,却要承担来自于吕家的怒火。 “谁让我确实是比较好欺负的那一个。” 对于吕四来说,宁颂是不愿意去招惹的硬骨头。可对于吕家来说,一个被赶出家门的县丞养子,又算不得什么。 正所谓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刘大郎紧握的拳头松了又硬,最终愤怒地一巴掌拍在桌子上。 他又如何不知道宁颂说得是事实。 可他却仍然无可奈何。 徒然伤春悲秋不是宁颂的性格,他短暂地感慨之后,就想清楚了自己接下来的路。 无论这家也好,那家也罢,归根到底还是欺负他弱小,没有倚仗。 空谈无益,更没有改变这个规则的能力,眼下唯一的方法,就是先拥有保护自己的能力。 既然如今有了一点点立足的资本,那么就应当立刻将读书提上日程来。 “刘大哥。” 刘大郎还在生气,宁颂轻轻地叫了他一声。 “怎么了?” “你对周围村都很熟悉,可否帮我找找还收学生的书塾?” 刘大郎愣了一下,等意识到宁颂说什么时,眼睛中散发出惊喜的光芒:“颂哥儿,你终于要去读书啦?” 第19章 刘大郎的执行力与他的性格一样,风风火火,十分迅速。 前一日,宁颂请他帮忙找一找附近几个村的书塾,第二日他就有了回声。 “这不是颂哥儿的大事吗?” 在面对宁颂惊讶的眼神时,刘大郎笑了一下,挠了挠头。 事实上,刘大郎并不是如表面上看起来那般清闲,一心堂正是用他的时候,许多担子都压在他身上。 可哪怕是这样,刘大郎也在尽心尽力地给宁颂帮忙。 这是恩情,得记着,宁颂心想。 就如同细柳村的读书人具有稀缺性一样,教人读书的私塾一样稀少。 就整个青川县来说,正儿八经的私塾不超过十个。 细柳村里有一个,但却不是那位唯一的秀才老爷开的,而是由一个老童生经营。 所谓童生,只指通过了县试、府试的读书人,因为没有考过院试,因此没有获得秀才的功名。 这位老童生,考了不少时日也未通过院试,拿到秀才的功名,因此开私塾的目的,大多是为了给学童启蒙。 “我看颂哥儿不太需要这个。” 宁颂点点头。 他自己是读书人的,对原身的情况也有所了解——作为县丞的公子,原身当然是正儿八经读过书,尝试着考过童生试的。 只不过,原身总会因为这样那样的意外一再落榜。 这也是养父对他失望的重要的原因。 “除去这个,就得是邻村了。” 与细柳村不同,隔壁西山村是个大村,人口多不说,连富户的数量也比细柳村多得多。 相比于普通的农户来说,有了一定家财,不愁吃穿的富户子弟才是科考的受众,因此需求催生市场,西山村统共有两个私塾。 “这两个私塾,颂哥儿都可以去看看。” 宁颂从刘大郎这里得到了消息,也不迟疑,第二日就将宁淼与宁木寄存在刘大娘家里,自个儿搭着便车去了。 到了私塾门口,谁知道对方听了他的情况,再问问了年龄,就拒绝了他的入学请求。 “抱歉,我们这里不收人了。” 宁颂不曾想,自己还未入门,就先吃了个闭门羹。 “可否告知我理由?”虽然被拒绝,宁颂仍然客客气气地问。 或许是因为宁颂一身青色直裰,加上说话容貌气度极佳,那童子小声说:“我们最近都不收人。” 宁颂若有所思,拱手道了谢。 被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