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大哥。 杨二宝的心态慢慢有了转变,再加上他到底年纪小,容易被洗脑,杨君苏再时不时地给他上课,他跟着杨君苏身边干活时越来越用心。 十六七岁的男孩子有用不完的精力和活力,杨君苏没事就给他安排各种体力活,包括但不限于种菜、锄地、挑水、搬货,去大田里检查耕作质量,送信跑腿等等。杨君苏等于多了一个免费的劳动力,工作效率就更高了。 当然,她也不白使唤人,时不时地会给点好处,偶尔请杨二宝吃根冰棍,每周请吃顿好吃的,表现好时,还会给个一毛两毛的零花钱。杨二宝是乐不开支,在家里干活哪有这种待遇?他更加卖力地帮姐姐干活。 杨二宝有了正经的事做,再加上杨君苏见缝插针地使唤他,他也没时间和空闲去惹事生非了。 再加上杨君苏的教育和敲打,只过了一段时间,大家就感觉到了他的变化。总的来说,杨二宝变得比以前更加懂事礼貌和勤快,也更会说话了。 杜丽和杨为民是满心欢喜,对杨君苏这个侄女更上心了。这对铁公鸡夫妻俩又忍痛拔了次毛,给杨君苏送了双雨鞋。 三房夫妻俩一看,杨君苏连二宝都肯帮忙了,以后自己的儿女肯定也能帮,不过以后还是得加大投资,毕竟大哥大嫂又送礼了。大嫂送雨鞋,他们就送雨衣。 杨富贵对于二孙子的变化也很惊讶,同时暗暗感慨,这个孙女别的不说,人家是收了钱真办事。有些人收了钱也未必给你办事。果然,还是自家人靠谱。他那笔钱给得不亏。 杨君苏从杨富贵那里薅了一大把羊毛,手头有了多余的钱,转头买了一台半导体收音机,29块钱。 要领导世界革命,就得紧跟国内国际形势,没有收音机怎么行? 杨利民有了收音机又开始显摆了。这个时代,富裕人家的豪华配置是三转一响,也叫四大件。收音机、自行车、缝隙机和手表。手表他只有一块特别旧的老手表。现在有了自行车和收音机,家里只差缝纫机和新手表了。 杨利民主动说:“君君,你爷给的钱咱先不花了,再凑一点,给你买块手表,你带着也体面,都当科长了,怎么能没块手表?” 杨君苏也答应了,没有手表确实不方便,她现在还用着学生时代的破闹钟呢。 杨利民把杨君苏给叶香云的钱又要了回来,自己的钱也全部拿出来,再加上杨君苏这月的工资,花了120块,给她买了块海城牌全钢手表。 杨利民雄心勃勃地对叶香云说道:“君君妈,咱以后多攒钱,等到明年,争取给你买一台缝纫机,咱家的四大件全凑齐了。新房加上四大件,你想想多有面子。” 叶香云想想都觉得幸福,夫妻俩沉浸在美好的遐想中不能自拔。 杨君苏骑着凤凰牌自行车,戴着新手表,她自己新鲜了一阵也就过了。 杨二宝可羡慕坏了,他做梦都想要自行车和手表。杨君苏大方地把手表借给他戴几天,杨二宝小心翼翼的,恨不得把手表供起来。杨君苏的新自行车有时也给二宝骑,毕竟他要时常跑腿送信。 杨二宝觉得这个姐姐真大方,比亲哥亲姐都大方。大宝有身新衣裳,他想借来穿两天大宝都不肯,看看君苏姐多大方,新车新表,说借就借。要不人家怎么能当上科长呢,他姐这股大气劲儿,一看就是干大事的。杨二宝现在跟着杨君苏见了世面,眼界格局大涨,回头看看自家人,都觉得他们上不了台面,太小家子气了。 现在的杨二宝每天都过得幸福充实满足,同班同学谁有他厉害?手里有钱,戴着新手表,骑着新自行车,偶尔还能开拖拉机。他现在对杨君苏这个姐姐是死心塌地。 第九十六章 又进步了 杨君苏最近的工作生活都还算顺利, 再加上有了二宝这个免费劳力,工作效率更高。果然,这世上没有真正的垃圾, 有些垃圾就是放错了位置。 工作很顺心, 她开始琢磨起了入党的事情。 这天, 总场的宣传干事小刘特地来找她,因为半月一期的农场内刊又要出刊了,为了凑凑版面, 他头发掉了好几根,好容易凑够版面。结果主任一看不满意, 说这期内刊要延续上次的辉煌, 争取再让《农垦报》转载几篇。 小刘真是无言以对,转载是想就能的吗?他只是一个农场内刊编辑而已, 但领导却拿报社编辑的标准来要求他。你杀牛就用牛刀呀, 为什么要用鸡刀? 但领导的要求无论多离谱,他也只能硬着头皮执行。他这次没去找马师傅, 他决定厚着脸皮来找杨君苏约稿。 杨君苏见到小刘是热情招待, 还请他吃了几块井镇西瓜解暑。 吃完西瓜,小刘就说明来意。 杨君苏爽快答应:“咱俩是什么交情,这点小忙我还能不帮?你说吧, 你需要几篇文章,我就算熬夜也要给你赶出来。” 小刘心中十分感动, 说道:“版面其实已经凑够了, 我还没拿给纪书记看, 主任先就不满意了。说想要几篇让人振奋的稿子, 最好能让《农垦报》转载的那种。这可把我难住了, 现在农场麦收已经过, 秋场没到,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大事发生,平平淡淡的,实在没什么内容可写。” 杨君苏给他出主意:“刘同志,你可以试着打开一下思路,咱们农场可是一片广阔天地,到处欣欣向荣,一派生机,可写的东西多得很。就拿我们四分场来说。第一批新房已经建好,大家准备搬新家。领导政策好,人民生活好,这是不是值得一写?还有那些转业军人的家属,思想觉悟高,经常参加义务劳动,是不是值得一写?还有革委会的事,革委会出了个蛀虫,妄图打击革命群众,结果被大家及时发现,及时揪出了隐藏在阶级内部的坏分子,维护了无产阶级的阶级纯洁性,是不是更值得一写?” 小刘被杨君苏这一启发,感觉别说是这期的内容,就是下下下期的都有了。 他感激地说道:“杨同志,你真是我的福星,跟你这么一聊,我的思路真的打开了。那你能不能抽空帮我写一篇?” 说到这里,他再次表示想请杨君苏吃饭,总不能老让人家白帮忙。 杨君苏说道:“稿子我可以帮你写,吃饭就算了,我是科长,你是宣传干事,咱俩这身份比较敏感,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猜测。” 小刘一想也有道理。但他总觉得欠了杨君苏两份人情,不还也不好,就恳切地问道:“杨同志,你有什么地方需要我帮忙,千万不要客气,只要我能做到的,一定会帮你。” 杨君苏一想,人与人之间,就得有价值交换,有来有往才能长久。入党的事不知道找小刘行不行,权且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