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未来科幻 > 全京城都在我这吃瓜 > 分卷阅读8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85(1 / 1)

,等皇上午觉醒来,由佺公公引着进去。 皇上见着她,午睡醒来昏沉,于是不免叹了口气:“你来寻朕,是有什么事么?宫人可有欺辱你?” 废后摇了摇头:“没有。只是忽然发现,我们很少这么心平气和地面对面坐着了。” 皇上一叹:“我们很少有说闲话的时候。一开始朕的太子地位不稳,后来登基后,天下纷乱。朕下令减免赋税,让百姓休养生息,宫殿坏了也没修,紧巴巴地过日子。因为实在没钱,还开了海禁,很是闹了一阵子。现在其他地方还好,潼地却还乱着,换了几任知州和县令,都还是那副模样。” 废后道:“陛下忧心政事,是庶人有悖陛下重托。现如今,回想从前,总是有些伤感。” 他们并非没有一段患难与共的日子。 废后刚成为太子妃的时候,太子之位已经岌岌可危,李家其他地方都废得很,只有吃喝玩乐不落下。她就用着李家酒肉朋友的交情,拼了命去给当时的太子挣得生机。 他们夫妻关系也很好,她没多久就怀了。就算过了会儿,当时的侍妾章氏也怀了孕后,她也真心实意地照顾了一阵子……后来是怎么变的呢? 是因为章氏对她若有若无的戒备,还是因为她艰难产子后,听到的是太子收了礼部侍郎府里的美妾? 废后定了定神,后面的龃龉都不必说,她只要怀念过去,怀念美好的过去,把现在的一团乱麻同样美化。 看,多么美化的过去。我们现在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子呢? 宜妃的事不必她去提,李家的人说就行了。说宜妃造势剑指皇后之位,说宜妃对皇后不尊敬,说宜妃知道宫室有毒只是有意陷害皇后……而安平公主跳得越高,只能证明她越居心不良,甚至不必再提。 让宜妃和安平公主做恶人,仿佛其他的问题都不存在,她还能好好做皇后,他也还能好好做皇上。 废后就如此努力着,说到后面,潸然泪下。她的孩子是都快成亲了,不过她其实年还没过四十。哭起来,也有些梨花带雨的意味。 皇上见着,再是睡意昏沉,终究不免动容,他张了张嘴,就要许诺什么。 “鸾台右相急报!”佺公公急忙进殿,也不顾他们在做什么了,打断道,“一下子多了不少奏折,都是——” 废后恼火,她努力压抑恼火。而皇上却直接怒道:“说明白点,吞吞吐吐做什么!” 佺公公叩首道:“事涉废后。” 皇上毫不犹豫地挥了挥手:“直接说。” 鸾台是处理奏折的地方,初筛奏折和发阅奏折,都要经过鸾台,统领鸾台的便是右相。这是政事,原本不是一个庶人能听的。不过皇上这么说,佺公公也不再犹豫。 他再叩首:“不少奏折问,说皇后在后宫肆意妄为,无故杀害、发卖有品级的姬妾奴婢,为何皇上对此留中不发,不出一言,可是有意包庇废后。皇后如此无德,太子又为何能留?还有……” 皇上一顿,有些咬牙切齿,打断他的话,“都有谁?” 佺公公小心道:“鸾台右相说,御史台、太常寺、大理寺所有大人皆联名奏折,其余六部、勋贵、清贵、地方知州和通判都有来问。” 皇上深呼吸一口气,气却还是有些上不来。 他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去鸾台的,鸾台的官吏们又是怎么看他的。他先是恼火于他们的剑指太子,这让他想起自己从前的波折。 但真的看见如山一样的奏折,以及负责文书整理的侍郎把整理出来的概述交给他后,他眼前一黑! 什么废皇后,废太子,这根本不是他们的重点。 他们的重点,有,且唯一只有一个—— 皇后无德,太子无能,子嗣凋零,后宫沸反盈天,怎么还可以这么冷处理! 身为皇上的你都对这种罪行无动于衷,那我们还怎么以你为范本,怎么统治燕朝,怎么教化百姓? 你现在立刻把皇后处死,把太子废了,最重要的是写个罪己诏反思一下你自己!你这皇上当的都是什么玩意? 凤台左相此时也急匆匆来了,毫不客气地直接说:“陛下,写罪己诏吧。” 第55章 第五十五片瓜 古代以儒学取士, 不管学得怎么样,被生活影响后又能保持几分,但皇后如此骇人听闻的行为被曝光后, 这些燕朝的官员都震怒了。 很多人有发怒的情绪,但没有发怒的勇气, 匹夫一怒, 血溅五步而已。但古代的文人不同, 他们的志向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如此功勋, 以青史留名。 皇后母仪天下, 却残害后宫,皇上统御万民, 却连自己的家务事都处理不好。如此哪里能统治百姓?让百姓以皇为尊? 皇上哪天起床迟了,多临幸哪个嫔妃,甚至多玩了一会儿蛐蛐, 都会有官员递奏折说“皇上啊你起床迟了是不行的”“皇上要雨露均沾啊”“皇上不能玩蛐蛐玩物丧志啊”, 更别说这种皇后无德却只是被废,太子还好端端坐着的大事。 皇上闹明白了,脑子有点大。头脑发胀,他还是很恼火。 “为何会突然多了这么多奏折?!” 左相从袖兜里掏出一叠纸:“可能是因为这个。” 皇上夺过去一看,只见寻常的宣纸上头是蝇头大小的毛笔字,字迹是寻常娟秀的簪花小楷,列举的确实皇后做的一项项杀孽。最底下还写着一行: 若是想求证真假,可以询问这些嫔妃的家族, 或求证于太常寺卿。 左相道:“臣已经去查证过, 一些家族矢口否认, 但去太常寺卿那后,每一项证据,他都能给得出来。” 皇上不解:“太常寺卿如何掺和进来了?” 左相叹气道:“他早年孤苦,唯一一个儿子也流落在外,却是被皇后、废后杀了,因为他儿子曾经侍奉过赵侍妾,赵侍妾抑郁而故后,他儿子也被跟着去了。” 皇上一愣,终于有些印象。这位太常寺卿早年被拐,养父母没多久又因为兵灾没了。他很是艰难了一段时间,还是同村的姑娘对他多有照拂,于是他们在一起过日子。 那时候还是先帝在位,吏德不修,侥幸风调雨顺了两年,他考了秀才,和他的妻子一起盖了房子,还有了一个儿子。但没多久又有饥荒,又有反叛,整个乡里都乱了,混乱间,妻子和儿子都不知所踪。 他撇了自己的秀才身份,先后混在反叛军、官军、流民堆里,四处寻找自己的妻子。结果妻子没找到,他自己却被亲生父母找到了。 找到后,他回家里住,更加加派人手去寻妻子,也一直没有再娶。他说,“臣与爱妻相伴于微末之间,如何能因我一人富贵舍之?” 因为过程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