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96(1 / 1)

:“承认少数民族政权的正统性,看来老朱格局远大啊!” 铁木真:“除了一句牛,我再也想不出别的词。” 忽必烈:“你们说我如果不感谢他,好像哪里不太对;可我要是感谢他吧,又觉得心里很不是滋味。” 康熙:“所以我们也向洪武皇帝学习,要有大胸襟、大格局,满清入关后我也去祭拜了洪武皇帝。狗头” 朱元璋、朱棣:……听我说,谢谢你。 【而洪武大帝的文治武功相当伟大,功绩也多不胜数。 文治方面: 经济上:他减轻赋税让百姓休养生息,还帮助人口恢复、振兴经济,丈量全国土地,清查户口。开垦土地,大力推行屯田政策,明初时政府多次组织农民兴修水利。 为了恢复人口和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朱元璋下令裁减寺观,全国的府县仅留存一个大寺观,让其余的出家人全部恢复俗家身份,参与到劳动生产之中。 除此之外,他还有计划、分批次地往全国各地迁徙人口,不仅对战后的荒芜之地重建、垦荒,使北方近乎被毁灭的经济得以恢复,同时也促进了人口的流动,缩小了南北方发展中的差距。这一系列举措使元末残破的经济得以恢复,重建了社会秩序,生产力大幅提升。 在政治领域,他强化中央集权制度,废除丞相和行中书省,设三司分别掌管地方权力,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澄清吏治。他发动并全程领导了史上规模最大最严格的反腐肃贪运动,制订《大明律》,编《大诰》,对惩治腐败行动做出了详细规定,并严厉实行。在朱元璋主政期间,大批不法贪官被处死,数万名官员因贪污而死。 在文化上,朱元璋诏令天下立社学,大力普及教育,还大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府、州、县每50家要设立一所社学,专门招收8到15岁的民间儿童入学。儿童统一入学后先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然后再学习经、史、历、算等知识,同时还必须兼读《御制大诰》、明朝律令和社会之礼。 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 对外关系上,确立“不征之国”。 而武功方面:朱元璋率领起义军推翻元朝,建立大明王朝,与民休养生息。他让经受战火□□、满目疮痍的华夏,重新恢复至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局面。 最重要的是,公元1368年,朱元璋派手下徐达、常遇春收复了燕云,至此,结束了燕云十六州在非汉族的统治。 丢失了四百多年的燕云十六州终于再一次回到中原王朝手中,后周、大宋几百余年、历代先帝梦寐以求的理想,在朱元璋的手中实现了。 在他的统治下,民生凋敝的社会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听到这段话,宋朝人立刻双眼发光,浑身都打了个激灵。 赵匡胤:“燕云十六州?那是我毕生所愿,只可惜我赵家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完成我的遗志!” 赵光义:“我倒是试了,只可惜没能成功。唉,也罢,大明?朱元璋?羡慕了!” 岳飞:“徐达、常遇春?壮哉!可惜与吾非同一时代,不然定要与君痛饮三百杯!” 陆游:“啊,大明才收复失地?看来有生之年,我是看不到了。这绝对是洪武大帝最大的功绩之一!” 嗯? 宋朝人的反应让秦汉隋唐的人颇有些摸不着头脑。 刘邦:“收复失地,乍一听这也没什么大不了,历朝历代的很多帝王也曾做到这一点,为何你们如此激动?” 赵匡胤:“高祖有所不知,燕云十六州地处险要,易守难攻,是中原王朝防守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阵地。一旦失去此地,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便可长驱直入、随时入侵中原腹地,而中原王朝多步兵,根本无法与之抗衡。” 柴荣:“收复燕云也是我平生夙愿。自从燕云陷落之后,中原王朝便大剌剌的暴露在游牧民族骑兵的攻击之下,只能不断增强兵力,以血肉之躯去防守游牧民族的骑兵。实在是太难了!” 李世民:“那这么一说,没有收复燕云的大宋岂不是只有南方的半壁江山?” 赵匡胤、赵光义:虽然事实如此,但你也不必说出来,实在太尴尬了!(/_\)大怨种 嬴政:“如此说来,这燕云十六州确实重要。既然如此,那朕想问一下,究竟都是哪家兔崽子将燕云搞丢了?!” 司马懿:“究竟是哪家兔崽子干的好事?还不赶紧站出来挨打?!” 司马乂一帮兄弟:......战术性回避。 刘渊:.......不敢说话、瑟瑟发抖! 石敬瑭:默默潜水,只要我不说话,你们就打不到我! 大秦。 始皇帝的黑眸中闪过一丝戾气,呵,平日里一个个的都在这吹牛皮、自命不凡,好似有什么通天彻地、让人眼前一亮的功绩,可现在,怎么都安静如鸡,太平间都比这儿热闹。 他拔出太阿剑,手上爆出缕缕青筋: 嬴政:“呵,这会儿知道装聋作哑了?一个个的不是整天上蹿下跳、都挺厉害么?” 诸天万界:咳咳,生气的始皇帝,真的好可怕! 究竟是哪个坑货,竟这么坑祖宗,一人犯错,害得我们这些人陪他一起承受始皇帝的怒火。 刘彻:“嘿!怎么都不说话?难不成是我们老刘家的人?” 不会吧? 刘邦菊花一紧,好不容易才在政哥那里刷了点存在感,可不能毁在这帮不肖子孙身上。 这帮子孙,不能要了! 还不等刘邦发动“抛弃子孙”大法,唐代宗李豫就率先发言了: 李豫@刘彻:“大汉和大明之间差了近一千年,肯定不是你老刘家的人。我李唐倒是差的不远,莫非是?” 嗯? 仔细想想李豫的话,倒也在理,挺李渊、李世民、李治等有为之君当即虎躯一震,一个个的坐直了身体,眼神中既是期待又是恼怒。 期待着最好别是李唐之人,恼怒的是万一真被李豫这乌鸦嘴说中了,那这次不仅要在始皇帝心目中的形象要扣大分,更会在历朝历代面前丢脸、成为众矢之的。 这不行,我们李唐不能有这样的黑历史! 正当李唐皇帝们焦灼不已之际,终于有人给出了正确答案,拯救了在始皇帝威压艰难求生的皇帝们。 赵匡胤:“好了,都别乱猜,是后唐的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他受到后唐末帝的猜忌因而起兵造反,被后唐军队围攻后,他主动以割地、称臣、称儿为条件,割让燕云十六州,请求契丹出兵相助。最终,石敬瑭在契丹的帮助下消灭了南唐,然后他奉契丹皇帝为父,被称为晋高祖。” 主动?称臣、称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