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13(1 / 1)

于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军队。 比如在军队方面,诸王都有大量的私兵(例如秦府兵、齐府兵),而身为皇帝的李渊并未完全掌控所有军队,换而言之——他的皇权并不稳固。 而如秦王这般辖地广阔、私兵众多的亲王,早已成为了他的心腹大患。 天家无父子,朝堂之上只有仇敌。 因此,皇帝是想借用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势力来对抗秦王李世民。 也就是说,从表面上看,这场夺嫡之争是太子和秦王的战斗,可实际上,却是皇帝与秦王的博弈。 秦王的目光从来都不是太子之位,从一开始,他就看中了帝王的宝座。 面对如今这等局面,皇帝会作何选择? 其实,他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或者废太子建成,改立秦王李世民; 或者,如盘点中所说,秦王兵变,强势登顶; 又或者,李渊固执己见,李建成顺利登基,而后兄弟相残,秦王获胜,自立为帝。 无论皇帝做出什么决断,都不能改变最终的结果——秦王李世民登基为帝。 而大家都看过视频,他们清楚的知道,秦王李世民是一代有为之君。 既然如此,又何必闹到父子相残,兄弟相杀的境地? 直接走捷径,改立秦王李世民为太子岂不是更好? 既能够让权力平稳的过渡,又保全了父子、兄弟之间的情谊,这何乐而不为? 因此,对于皇帝的最终抉择,裴寂、刘文静、萧瑀等几位聪明人看的分明,他们并没有感到任何意外。 皇帝之所以维护李建成,除了他嫡长子的身份之外,其实,皇帝更看重的是太子和齐王联合之后的实力,是为了维护自身地位。 而今废了他,是因为要名正言顺的扶持秦王为太子,以安其心,避免自家自相残杀、动摇国本,这也是为了维护自身地位。 皇帝看不看中他无关紧要,是不是嫡长子也无关大局,他被废除的原因在于,他不明白,其实自从一开始,结果就已成定局。 他想努力一把,可惜,输了。 是啊,身为一颗受人掌控的棋子,又怎能跳出命运的棋盘,从执棋人手中扭转全局? 所以,废太子,立秦王,是最好的结果。 太子固然不差,可实在是秦王太强,事已至此,也许这就是天意吧。 对于这个处置,群臣皆各有思量,可他们已然明白了皇帝的未尽之语——下一任太子,是秦王李世民。 看到这一幕,先前匆忙加入太子阵营的朝臣们不禁暗自叫苦。 这二选一都能选错,真是脑袋被山彘拱了。 他们简直恨不得能回到一个时辰前,哪怕是冷眼旁观也好啊,怎么就一刻也等不了,这么迫不及待的自投罗网? 这,等秦王登基了,还有我们的活路吗? 他们愁眉苦脸、又苦中作乐的想到:虽然我们加入了废太子的阵营,可我们是最后才表明态度的,跟废太子的亲信属下们相比,我们其实也没做什么,只是站错队伍了而已。 等秦王登基后,可能,也许,大概,也就是贬官、受冷遇吧。 而此刻,李渊看着大殿上那一排排黑压压的脑瓜子,暗暗点头,大家都是聪明人,如今应该领会了朕的用意。 他面色一缓,不禁看向秦王李世民,去见他神色淡漠,可眼中却大放异彩,难掩激动。 想来,这老二也明白了朕的选择,这下总算合理解决了皇位问题,我们老李家不会手足相残,更不用遵循“玄武门继位法”。 嗯,朕只是想维护我们老李家的颜面,没别的意思,才不是怕他,咳咳,朕是一国之君,怎么会怕他一介小王? 如果问李渊在想什么,他的内心大概是: 李渊@李世民:二凤啊,你看爹多果断,二话不说就把你大哥废了,还想要什么,你说。啊?你想要皇位?那什么,我这还没坐热呢,你再等几年,我都答应你了,早晚都是你的…… 作者有话说: 本来想让二凤出去裂土封王,开拓属于自己的天地。 不过,今天看到了一种论调,说李建成和二凤的太子之争,本质上是皇帝李渊和秦王李世民的皇位之争。 然后去查阅了一些资料,看到了罗凯老师(复旦历史地理专业,现任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古代史教研室讲师)在2012年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隋唐政治地理格局研究——以高层政治区为中心》的部分内容。 其中说明了二凤的权利之大、实力之强,可以说是掌控着李唐的半壁江山。 作者:所以,在小命面前,人性的贪婪不算什么,李建成被废了,二凤才是最合适的唐太宗。我说的! 第75章 刘彻@李渊:先把话说清楚,把江山交给谁? ◎赵匡胤(十大帝王)@雍正:“你,你,牙尖嘴利,休要坏我帝心!”◎ 唐高祖的家事终于圆满解决, 李渊和李世民都表示极为满意,至于李建成和李元吉满不满意,那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对于李唐的家事, 诸天万界都一无所知。 这期盘点完毕后,武则天终于回忆起了她和同行们约定的“大事”。 “柳洹, 我都来后世了却不知晓自己的名字该如何书写, 不若……” 她眉眼微动, 状似不经意的说道:“你教我书写一番, 如何?” 教武姐姐写自己的名字,这不是应该的吗? 柳洹立刻就爽快的答应了,小手一挥, 就在生字本上写下了“武则天”的笔画和拼音。 看着那陌生又熟悉、与繁体字依稀有几分相似的方块字,武则天的心中甚是满足。 武则天(世界霸主):“柳洹教我书写自己的姓名了。视频” 嗯? 闻言, 诸天万界的人们当即来了兴趣, 皇帝们开始纷纷留言: 嬴政@柳洹:“麻烦教我书写姓名和帝号。” 朱棣:“俺也想学,庙号谥号啥的, 都教一教。” 李世民(大唐之光):“我也不能错过。” 雍正@柳洹:“依我之见,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隋君明帝, 都写一写。你可不能厚此薄彼啊!” …… 这…… 教一个人是教,教一群人也是教, 有何不同吗? 反正他们早晚都是要学习的。 柳洹也没往其他地方想,马上找了几页纸,一笔一划的写下了各位明君姓名和拼音, 又在旁边依次写上帝号、庙号和谥号。 看着屏幕中那一个个新奇的方块字, 诸天万界的皇帝们都乐开了花。 他们隔着巨大的屏幕, 和武则天对视一眼,皆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大秦。 嬴政长身玉立,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