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开案桌上的宣纸,握着毛笔笔走龙蛇。 少倾,他停下动作,带墨迹干透后,才拿起书就的宣纸细细欣赏。 看着那略带着几分熟悉的字体,嬴政欣慰极了。 这便是后世的“嬴政”,真是霸道如斯,不愧是我。 他转头看向大殿中的公子公主们,一脸大义凛然的说道: “这简体字学之不易,你们要好好练习,今日,就将“嬴政、始皇帝”五个字书写百遍,明日,朕要检查你们的课业。” 听了他的话,公子公主们顿时心中发苦,可是却没人敢去挑战始皇帝的威严。 因此,他们只能压抑住心中的不情愿,齐声道:“诺。” 嬴政的心中甚是满意,他暗暗的点了点头,嗯,朕这是为了他们着想,是想让他们学习后世的知识,尽快与后世同化,才没有其他的意思。 朕可是始皇帝,朕能有什么怪心思? 嗯,没有,绝对没有。 学习了简体字之后,始皇帝已经快速的融入角色,甚至无师自通的布置了课后作业。 不错,不愧是我政哥。 洪武位面。 朱元璋也兴致勃勃的书写着自己的姓名,写完后他又一脸得意的展示给马皇后看。 “老马啊,你瞧瞧咱写的如何?” 马皇后瞥了他一眼,没好气道:“写的如何?也就是普通水平,还能与《兰亭集序》一般,是传世佳作不成?” “这……” 朱元璋有些语塞,他年幼时家庭贫苦,根本没有机会识字和读书,这书法自然不能与那些名家相比。 但这些年来他识文断字,书法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他认为自己的书法并不差。 可如今,媳妇这样说,老朱又有些怀疑人生。 他转过身背对着马皇后,一脸困惑的捋着胡须喃喃自语:“难道,咱的书法真的这样差,不堪入目?” 唐高祖位面。 李渊也开始练字,虽然柳洹书写的简体汉字中并没有他的名字,可没关系,有他儿子就行。 李渊:“我也学习了一番,这简体字还真好用。二凤的姓名怎的如此霸气?不愧是最合适的唐太宗!” 虽然,此时大家都在兴致勃勃的练字,可能有一部分人忙里偷闲,扫视了一眼屏幕。 看到李渊的评论后,诸天万界里,上课开小差的顽皮学生们瞬间就沸腾了: 朱棣(航海先驱)@李渊:“什么意思,我不懂了?” 杨坚:“最合适的唐太宗?该不会是……,这怎么可能?!” 李治(十大帝王):“一切皆有可能,我阿爹那么优秀,是万里挑一的英雄豪杰,我皇爷爷一定会选他做皇帝!” 李渊@李治(十大帝王):“稚奴说的对,二凤和你都位列十大帝王榜单,看来你们这一脉很了不得,将李唐江山交给你……” 刘彻@李渊:“先把话说清楚,把江山交给谁?你的太子不是李建成吗?昨天李世民上榜时,你还唉声叹气的回忆李建成呢,我可都记得一清二楚。狗头” 唐高祖位面。 李渊抹了一把额头上的细汗,暗自琢磨,我已经透露了这样多,二凤应该明白了我的意思了吧? 还有,我昨天回忆建成了吗? 我怎么不记得,一定是汉武帝记错了,我才没有。 在我心里,英明神武、为大唐开疆拓土的二凤才是唐太宗的不二人选。 嗯,一直以来都是这样。 再说了,我那是透露吗? 皇帝的事怎么能说是透露呢?那是说漏嘴,说漏嘴了。 唉,我这般看重他,也不知道二凤能不能理解我这个当父亲的意思。 他焦躁不安的在大殿中踱来踱去,而后,仿佛想到了什么,他扬声道: “去,将宫中最好的疗伤药给秦王送去,挨了一顿鞭子,伤筋动骨的,日子还长着呢,可不能落下病根才是。” 这…… 听了他的话,大殿中的宫女太监们都震惊了,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 那可是秦王李世民。 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一往无前的秦王李世民。 刀光剑影,乱矢如飞的战场都奈何不了他。 而今,只是一顿鞭子,就能让他伤筋动骨、落下病根? 宫女太监们小心的用余光偷瞄李渊的神色,差点要传太医来为他瞧瞧,看看是否是生了病。 那可是秦王李世民啊,你以为他是纸糊的?莫不是在开玩笑? 不过,瞧着陛下脸色如常,在转念想到近日朝堂上发生的一系列大事,这些宫女太监们也若有所悟。 他们不再多言,当即领命而去。 看着太监和侍卫们取了伤药往秦王府而去,李渊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他站在兴庆宫中遥望秦王府,口中低低的说道:“我已经暗示的如此明显,二凤又不笨,他应该能领会我的意图吧?” 而此时此刻,历朝历代的人们都被李渊的骚操作惊呆了。 评论区也炸开了锅: 赵匡胤(十大帝王):“我悟了。啧啧啧,没想到高祖皇帝竟如此果决,倾心培养数十年的嫡长子啊,说废就废了?” 雍正@赵匡胤(十大帝王):“宋太·祖啊,瞧瞧人家。这才是建立大唐、身为开国之君的风范,不像你,连个赵二都解决不了。” 赵匡胤(十大帝王)@雍正:“你,你,牙尖嘴利,休要坏我帝心!” 雍正:“呵。说起来我皇阿玛也做事果断,先太子也是嫡子,还曾被皇阿玛亲自抚养,那感情,非比寻常。可最后,还不是说废就废了?只不过,是废而复立,立而复废就是了。害得我白白蹉跎了一段时日,没有一日当过名正言顺的大清太子。” 康熙位面,御书房内。 看了雍正的留言,玄烨脸色一白,探头注视着身侧满脸肃容的胤禛,他难免暗自寻思。 这话是什么意思?没当过名正言顺的大清太子? 你这是在怨我? 真是欠教训! 他忍住心中的怒意,脸上含着一抹淡笑。 康熙@雍正:“老四,你这是在怨我?” 雍正@康熙:“皇阿玛误会了,胤禛绝无此意。” 康熙@雍正:“那你平白无故的,提此事作甚?” 雍正:…… 乾隆位面。 弘历打开宝匣中的印章,满意的盖在自己的大作之上。 看到皇玛法和皇阿玛的拉扯,他古怪一笑。 乾隆@康熙:“皇玛法有所不知,因为皇阿玛从未被列过立为太子,所以他继位之初,皇叔皇伯们一直质疑他的皇位来历不正,还说皇阿玛篡改了您的遗诏,将“传位十四阿哥”改成了“传位于四阿哥”。天下百姓们也议论纷纷,让父皇焦头烂额,备受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