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7(1 / 1)

“不用马拉?那就是牛车、驴车?”胤祉猜测。 “才不是,长长的,跑得很快。”胤祺道。 胤祉想了想,想象不出来,“……你果然是在做梦,才不会有这样的车。” 胤祺:“……可万一是真的呢?” “哪有那么多万一。”洋人就会做些机巧玩意儿,哪怕就有跑的很快的车也没什么。胤祉一点也不好奇。 胤禛则一直板着脸沉思,不用马拉着就能自己跑的车虽然离谱,但传教士骗人未必是假,在他看来,那些传教士们说的话比朝中其他官员更不可信。毕竟朝中官员撒谎,旁边还有人检举。西洋人撒谎,他们查都不知道怎么查。 他们口中的上帝如何?信上帝的百姓如何?还不都是他们说了算。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派人去西洋看看倒是很有必要。 他想了想,拉拉胤祉的袖子,“三哥,待会儿上完骑射课,我们一起去找汗阿玛吧。” 胤祉:“我不去。”他瞪了眼胤禛,“你怎么也也也跟着老五胡闹?派……派人出使不是小事。” 他一着急又开始结巴,这俩弟弟真不省心。 胤禛道:“正因为不是小事,才要三哥和我们一起去,你懂得最多,说话也比我们有分量。”要不是大哥才犯了错,他肯定叫上大哥。 至于太子,他已经出阁读书,说话做事都更要小心。胤禛不想让太子掺和进这件事里,万一碰上二哥的那些师父们,这事儿可就未必能办成了。 胤禛小小年纪,已经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件事牵扯的人越多,越容易出岔子。 胤祉闻言,果然犹豫起来,没办法,谁让他是哥哥呢,为了不让俩弟弟在汗阿玛跟前挨骂,他只能勉为其难跟着去了。 见胤祉点头,胤祺高兴地跳起来,抓住胤禛的胳膊晃了晃,还是四哥厉害! 乾清宫内,康熙正听阿哥所那边的小太监跟他汇报下午用饭时三个阿哥的对话。 小太监平日也不是什么都汇报,但今日中午三位阿哥爷的聊天内容,皇上听了肯定高兴。他来汇报一番,说不定能得点赏钱。 康熙听了果然眉开眼笑,儿子们能明白他的不易,着实令他欣慰。尤其老五,平日看着没心没肺,竟然还知道以后要帮他分担。 这一定是太皇太后和太后经常在他耳边念叨的缘故,要说这宫里谁最知道他的不易,那一定是看着他长大的两位老人家。 康熙把下午用了半盘的奶饽饽赏给了那小太监,又让人往阿哥所那边的小厨房跑一趟,每月逢五给阿哥们加一道炸薯片或炸薯条。这东西好吃,却也不能天天吃。 小太监领了赏,刚踏出乾清门,就瞧见了三位阿哥有说有笑地走来。 胤禛皱眉,这小太监是他院里伺候的,怎么跑乾清宫来了。 小太监也没想到在这儿碰上自家主子爷,慌里慌张的上前请安。 胤禛见他这幅样子,猜到了几分。于是没说什么,打发他先回去。 胤祺则还没反应过来,他见四哥忧心忡忡,以为他不敢问,于是等三人给康熙请过安后,就替四哥问道:“我刚瞧见四哥身边的小太监了?他来乾清宫做什么?” 胤禛:“……” 康熙:“……”就没见过比胤祺更没眼力见儿的小孩,他轻咳一声,言简意赅地解释道:“朕关心你们的起居,叫他来问问。” 胤祺闻言,看向胤禛,意思是这下可以放心了吧。 一旁瞧着的胤祉,差点笑出声,老四终于也被老五坑了一回。 “你们三个一块过来有什么事儿?”康熙开门见山地问道,除了太子,其他阿哥们很少主动往乾清宫来。 三兄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胤禛先开了口:“听闻汗阿玛在和南大人学洋文?” 康熙点头,“怎么?你们也想学?” 胤祉和胤禛异口同声地应是。 康熙看向只张嘴没发出声音的胤祺,“老五不想学?” 胤祺忙道:“儿子想学,只是儿子连汉文都没说明白,没法学。毕竟会洋文的师父满文都不太好,没法儿教我。” 胤祉简直服了五弟,非鼓动他们学洋文,结果自己不学,还什么师父教不了他,不会汉文好像是很骄傲的事情一样。 胤禛下午已经听过胤祺的借口了,这会儿倒是很淡定。他也觉得胤祺不着急学洋文。 康熙道:“你们现在的功课已经不少了,朕担心你们精力不够。不如过两年,而且这洋文也有好多种,什么拉丁文,英文,意大利文。”康熙出于好奇,每一种都学了几句。 胤禛道:“儿子以为朝中现在非常需要会洋文的人,不仅能和洋人交流,还要能读懂他们的书。皇子和宗室子弟不用考科举,是最有精力学洋文的。” 胤祺在旁边附和点头,叫上他四哥真是个明智的决定。 康熙挑了挑眉,盯着胤禛那张稚气未脱的小脸看了片刻,“这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胤禛摇头,看向胤祺。 胤祺则把自己编的那个梦说了一遍,“……这些传教士们仗着我们对西洋一无所知,就信口开河,连汗阿玛都敢骗,真是太气人了。” 康熙看向胤禛,“你就因为老五的一个梦,想到要学洋文?” “是五弟想的。”胤禛没把功劳揽在自己身上。 胤祺道:“他们能派传教士来,我们也派人去,说不定就能发现他们那里的好东西呢。像西瓜、番茄、番薯这些东西,不都是从外面带进来的吗?” 康熙:“你让别人学洋文是去外面找吃的?” 胤祺:“……吃的很重要哇,听玛嬷说好多老百姓就是靠番薯、土豆才不饿肚子的。说不定他们还有更好的东西,只是传教士们不舍得带过来。” “他们能有什么好东西,不过是些奇技淫巧。”康熙不屑道,他对这些的兴趣,就像有些人喜欢养花逗鸟一样,没太当真。 胤祉觉得自己作为哥哥,还是得说点什么,下西洋费时费钱还危险,只为了对西洋的好奇跑一趟实在不值。去一趟总得带回点实际的利益,汗阿玛才愿意。“听说南方有不少人和洋人做生意,那些洋玩意卖的老贵,如果我们派些匠人去西洋,把他们的技术都学会,以后就不用花那个冤枉钱买他们的东西了。” 康熙若有所思,洋人的东西并不复杂,像那个西洋钟才传入没多久,内务府的匠人们就仿造出来了。如果让他们去西洋走一趟,三五年应该就能把他们的技术都学过来。“那万一派去的匠人不回来了呢?就像南大人他们,以后也没打算回去。” 胤祺道:“跟他们说,学成回来可以做官。” 这还是他从话本里看到的,大清后来也派好几批学生去国外读书,学成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