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后当了官,只是为时已晚,大清已经落后了。 胤祺不知道西洋现在是个什么样子,兴许那些厉害的东西还没发明出来。但早点去总没坏处。 胤禛眼睛一亮,看向胤祺,五弟好聪明。 康熙也颇为赞赏地点了点头,老五最近聪明许多,大概是快开窍了。他就说,他的儿子里不可能有笨蛋。康熙道:“学洋文的事儿朕回头和南大人商量商量,至于派人下西洋么……”这可不是件小事,更要仔细斟酌了。 打发走他们三个,康熙随手翻了翻最近在背的英文单词。 英文和满文形式有点像,学起来不难。给阿哥们安排上倒是简单,只是之前不觉得洋文有多重要,也就一直没安排。 但老四说得对,其他的小孩要考科举,自然要以四书五经为主,皇子们不用走仕途,读四书五经只是为了了解儒家思想,用不着学得多深,完全可以省下精力学一学洋文,还有西洋所谓的“数学”、“科学”。 以后若是真的派了匠人或八旗子弟去西方留学,总该有人能管理他们,因此,皇子们学习这些是很有必要的。。 前几天俄罗斯使臣送来了求和书,让他们从尼布楚撤兵。之后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交涉,这中间因为语言不通,还得荷兰的传教士在中间当翻译。 要是他们大清多几个懂外务的官员或皇子。在这件事情上也不至于这么被动了。 次日,康熙就召见几名大学士,商量起派人留洋的事情。康熙打算选三批人学习西学,一是皇子和宗室子弟,二是八旗子弟,三是会手艺的匠人。分别从官学、国子监和内务府包衣中选拔。 户部第一个反对,表示培养人才的费用加上送他们下西洋的费用,远远大于他们能给朝廷带来的回报。现在国库可不富裕,没必要折腾这种没用的事儿。 康熙早料到户部会反对,大手一挥:“知道国库没钱,从朕的私库拿银子。” 皇上拿自己的钱折腾,官员们也就无话可说了。 康熙又专门召见了官学、国子监和内务府的官员商议选拔标准,国子监祭酒鄂拜提了好几条让康熙满意的建议。 鄂拜虽是满人,却是靠科举一步步考出来的,身上一股儒生的清正之气。康熙还挺欣赏他。 商议完这件事,康熙就和鄂拜闲聊了两句,这才知道他的三子鄂尔泰比胤祺小一岁,已经开始读四书五经了,聪明好学。 康熙能从鄂拜的话中感受到他对这个儿子十分满意,于是心念一动,让鄂拜明日把鄂尔泰带进宫来瞧瞧,若是真如鄂拜所说,倒是可以给胤祺当哈哈珠子。 第014章 有了胤褆和胤祉的前车之鉴,康熙决定一改之前的惯例,给胤祺选俩年纪小一点的哈哈珠子。 那些八旗子弟才十来岁就已经知道帮着家族谋利益了,挑唆自家主子爷参与党争。 胤褆那么大了都能被他们忽悠,胤祉聪明敏锐,也没看住手下的哈哈珠子投靠太子。胤祺这样的傻孩子,肯定更盯不住这些人,八成会被他们拿来当枪使。 偏偏胤祺汉文不好,只能选满人的子弟。鄂拜家简直是完美的人选,一来他们家在旗人之中没有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更不拉帮结派,二来鄂尔泰比胤祺小一岁,对政治上的事儿还不了解,俩小孩在一块能起到互相督促的目的,康熙就满足了。 次日一早,康熙见了鄂尔泰更加满意,这小孩和他父亲一样,不苟言笑,端正守礼。正好可以带一带满脑子都是吃喝玩乐的老五。 于是,胤祺的第一个哈哈珠子就定了下来。 鄂尔泰听说能进宫做皇子伴读,小脸上也没什么表情,非常的宠辱不惊。鄂拜心里甚至不太乐意,他觉得儿子进宫读书肯定会分心,进度不如在家那么快。 但这是皇上的恩典,他们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回家的路上,鄂拜跟鄂尔泰讲了讲进宫做伴读要注意什么。 别家孩子进宫,大人都是叮嘱他们要好好伺候阿哥爷之类的。鄂拜却不同,他认真嘱咐儿子,进宫首先要听师父的话,其次才是听阿哥爷的话,若五阿哥有哪里做的不好,要及时规劝。 鄂尔泰点了点小脑袋,既然是伴读,就是陪阿哥读书的,不是陪阿哥玩的,若是五阿哥不好好读书,他肯定要劝,或者告诉师父。 鄂拜又叮嘱他,莫要和其他阿哥的哈哈珠子玩得太近,也别得罪他们,保持距离就好。 鄂尔泰都认真记在心里,其实他从小还没有特别亲近的朋友呢,亲戚家的孩子都觉得他无趣,他也不喜欢和那些人玩幼稚的游戏。 一般阿哥们都有两三个哈哈珠子,康熙打算再给胤祺选一个。鄂尔泰是☆仙☆女☆整☆理☆个沉稳性子,那就再选个活泼些的,调和一下。 他先是把要给五阿哥选哈哈珠子的事儿透露给几个亲近的大臣,看看他们的动作。 朝中官员都希望自家的孩子能进宫给有出息的皇子做伴读。当年太子和胤禛选哈哈珠子时,各家就挤破头想把自家孩子送进宫。 到了五阿哥这儿,大家就没那么热衷了,毕竟五阿哥从小就不太受万岁爷重视,亲额娘的出身也一般。 因此,康熙发话后,只有两家给自己的儿子报名。这两家还都是和郭络罗氏有亲戚关系的。 康熙自然不会让胤祺和郭络罗氏的人关系太近,全都拒了。 最后,还得是康熙自己挑人。佟佳、赫舍里这些外戚家首先排除,这些人进宫也会自动站队,不会把胤祺看在眼中。 这日御门听政,他瞧见了富察家的马武,他的哥哥马齐刚从山西布政使升为山西巡抚,康熙非常欣赏这兄弟俩的才干,于是叫来马武,问他家里有没有适龄的子弟。 马武知道皇上是要给五阿哥选哈哈珠子,自家儿子里没有年龄合适的,哥哥马齐却有个儿子今年正好八岁。 康熙听说是马齐的儿子,更高兴了,比起马武,康熙更看重马齐的能力,去年将他外调去山西后他干的非常不错。 康熙先让马武把马齐的这个儿子叫进宫来看了看,这小孩叫富广,长得圆头圆脑,憨憨的劲儿和胤祺有点像,估计他俩在一块肯定能玩到一起。 正好马齐上奏汇报山西的政务,康熙批完正事,又专门提出要让他儿子进宫给胤祺当伴读,问他愿不愿意。 康熙也知道,马齐根本没有拒绝的机会,这么写不过是给大臣点面子,让他念着皇家的恩典。 胤祺听说汗阿玛已经给自己选定了一个哈哈珠子,却一直没见人进宫。他也不着急,在人来之前,他还能摸鱼几天。 当然,在张英看来,五阿哥最近的表现已经好很多了,上课困了就主动要求站着听,虽然功课还是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