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难道你不知道?周学士的孙女正好十八,之前守孝耽搁了。这是画像,若你喜欢朕这就下旨。” 说着小太监就将画像递给水御,水御并未接过,只道:“臣弟已有心仪之人,皇兄不必操心。国家内外大小事都要皇兄裁决,臣弟家中这些小事还是不劳皇兄费心。” “胡闹!”皇帝拍案而起,“一个男人有什么好的,你如今已是而立之年,不能再像个小孩子一样胡闹了。身为皇室你要为皇家开枝散叶,你还想一辈子和男人在一起不成?” 水御见皇帝发怒并未惊慌,只站起身淡淡道:“臣弟一直都在等一个人,直到他出现臣弟方才知道什么叫两心相悦。况且为皇家开枝散叶是皇兄的责任,臣弟愿终生为国尽忠。” 并未等皇帝多说,连忙呈上自己带来的东西。“这是林如海生前快马送来的,皇兄瞧瞧。” 皇帝瞪了水御一眼,翻看起折子上面的东西。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还是为甄家的言行愤怒。深吸一口气平静道:“甄家,反了天了。” “甄家再如何好,也不过是仗着那位夫人。但父皇虽念旧情,只怕也是容不下甄家这样的行径。倒是林家如今只剩一个小姑娘,臣弟吩咐让立女户,不如再封赏些什么权当荣耀。” 皇帝揉了揉鼻梁,有些疲惫道:“就封个县主吧,一会儿就让皇后下旨。林家只剩一个女儿,倒不如过继个五服内的。” 水御笑着道:“皇兄不知女子艰难,若那继子是个好的也就罢了,若是个不好的这林家的正经女孩儿岂不受委屈?倒不如坐家招赘,或是寻个厚道人家,给第二个孩子改姓。” 皇帝点点头,定定的看着水御道:“你当真不娶妻了?” “臣弟只喜欢他,也是决心要过一辈子的。”水御神色带着些许柔情,皇帝见了心里有些无奈。但弟弟已经是三十的人,他即便是皇帝也不好强迫。 “滚吧。” 水御见皇帝低头处理政务,轻笑一下便退下。 回府之后,已经将王府里外转了一圈没有发现可疑人物的原时就奔了过来。青年还未完全褪去婴儿肥,因为跑动带了些许红晕。 小心观察发现似乎没有要赶走自己的意思,原时笑着投进水御的怀里。水御一把接住,拉过他的手放在唇边吻住,“不休息会儿吗,怎么这样精神?” 原时不好说自己是因为发现府里真的只有自己才这样开心,只是抿着唇有些羞涩的笑着。 * 在黛玉被封为县主的旨意到来时,贾母还搂着黛玉哭道:“你这样立了女户以后如何嫁人啊我的儿,那些入赘的都是有着三三两两的毛病,叫我如何不为你担心呐啊啊!” 黛玉有些不知所措,只拿着手帕帮着老太太擦泪。她心里虽有诸多思量,但这并非女孩儿可以说出口的话,此时也只能无言沉默。 正僵持间,外面凤姐忽然来道:“哎呦老太太,宫里皇后娘娘身边的宫人来传旨,还要快快装扮了。” 贾母大惊,搂着黛玉站起来,赶紧吩咐道:“鸳鸯紫鹃,快来与我和黛玉梳妆。” 当初王爷走时可是吩咐了,又特意提起当今也念着此事。现在宫里封赏下来,说不得就是黛玉的。 当听到黛玉被封为县主时,贾母有一瞬间的沉默,下一瞬却积极打点起太监。送走那些人后,才神色似喜似悲道:“你父亲还算做了个人事儿。” 外祖母这句话直到十几年后黛玉也仍然记得,那时的她对父亲的感情也不仅仅是崇敬,也带了一丝若有似无的怨。 人都说林县主好命。有个好爹留下遗泽,有念恩的皇家处处照拂,嫁的丈夫也是名门才子,生的双胎能传承林家。 事实也的确如此,已经年近五十的她看起来仍是三十来岁的模样。黛玉如今只能模糊回想起,十五之前似乎流过不少眼泪,可后半生却从未流过泪水。 正思忖见,外面突然响起丧钟,下人们来报:“老太太,忠瑜亲王和王夫薨了!外面老太爷已经让人制备素服,还让您预备着准备去王府。” 黛玉忽然站起,有些慌张说:“王爷和王夫好好的怎么就...可有打听到什么?” “小的未曾打听到什么,只说王爷是寿终正寝,王夫受不了就一头碰死了。” 黛玉怔愣听着,半晌才道:“下去吧,我知道了。” 王爷与王夫恩爱了大半辈子,如今又一同去了也算好。若是徒留王夫一人在世,只怕王夫也是不愿的。 想王爷当初力排众议要与男子成婚,惹得朝廷不少大臣都要参奏王爷一本,却还是顶住压力成婚。 更别提王夫是商籍,更显得情谊难得。生同衾死同棺,最美好的爱情也莫过于此了吧。 第1卷 第94章 番外 “将军, 狗皇帝的追兵已经到了。” 眼前抱拳的士兵曾也是龙虎营中的一把好手,现在说起话却是上气不接下气。他们已经整整两天滴水未进,现在身心俱疲。 御时目光悠悠的看过去, 怔愣半晌后回头看着自己身边仅剩的三个亲卫。从贴身的衣物中取出保存好的银两,分给他们道:“你们莫要跟着我了。拿着银两快些离开,他的目标不是你们。” 三个亲卫并未接过银两,单膝跪地道:“当初将军从死人堆儿里把属下等救出,万没有弃将军于不顾的道理。属下等誓死追随将军!” 御时却苦笑的看着三人, 虽然知道他们的忠心,但眼中的闪烁也暴露了他们真实的想法。没有人是不怕死的, 御时也不忍心让他们陪着自己死。 因此只是安抚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何必要与我同生共死。你们只管安心,等你们离开我即刻便往南边儿。我一身武功也不至于就这么悄无声息的死了。” 如今天下四分五裂, 青国也不过占了一部分。南边儿大多是些武林世家占地, 多得是无国籍的武林人士,算是比较混乱的地方,也正有利于自己生存。 青国若不想引起武林众怒, 自然不敢大肆搜捕自己。 想到皇帝,御时的神色微微阴沉。自己虽不是死忠皇帝之人, 却也自认从未做过有损国家的事。眼看就能收服郑国, 却硬生生被皇帝安插的探子破坏。 他自然知道皇帝会在军营中安插人手, 若非如此皇帝也不会放心将军们带兵打仗。但未曾想到皇帝竟为了一己私欲破坏军务, 导致战场几乎是一边倒的颓败。 曾经人人敬奉的常胜将军也变成人人喊打的败军之将,仿佛从前几年保卫青国的不是自己一样。 亲卫们对视一眼, 到底是接下银两。随即便翻身上马,“将军,我们三人沿着不同方向离开为将军引开追兵, 愿将军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