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了几个,就不清楚了, ”杨二奶奶也是出去溜达的时候听赵婶儿说了几句, 这不回来立马告诉她们了。 杨继西干活儿回来, 洗手时就听抱着嫣嫣的孙桂芳说起这事儿,他很淡定地摇头。 “绝对没有这回事。” 见他这么肯定, 孙桂芳凑过来,“梦里?” “嗯,”杨继西笑了笑, “提起也才想到, 毕竟是别家的事儿,我之前跟你说梦里的都是咱们大院发生的。” “知道, ”孙桂芳好奇了, “所以结果是什么?” “结果就是王家两兄弟被调查后, 并没有犯那事儿,但是吴三妹的婆婆打人,被批评教育了一番,吴三妹因为胡说八道,影响了生产队的风评,被关了几天。” 杨继西努力回想了一番。 “那吴大嫂他们有影响吗?” 杨继西摇头,“没有,吴家另外两姐妹嫁的人家都不错,加上她们本来就勤劳踏实,刚开始外人还风言风语,后面就没提了。” 毕竟出事的是吴三妹,并不是另外两姐妹。 “那还好,”孙桂芳把孩子交给杨继西,自己也洗了手,挽起衣袖准备去灶房帮忙,“我去帮忙端菜。” “欸,”杨继西抱着嫣嫣往堂屋走,可嫣嫣的小脑袋一直扭看向院子里,嘴里啊啊的,一看就是不想回堂屋。 杨继西见此,于是便抱着她坐在院子里玩了一会儿,葱头趴在他脚边,嫣嫣时不时扭头去看葱头。 “这是葱头,我们家的葱头,”听杨继西对嫣嫣说这些,杨二爷爷忍不住笑道。 “嫣嫣可聪明了,知道葱头是咱们家的。” 有时候他抱着嫣嫣从杨大奶奶那边院子过来,葱头从院门那进来,嫣嫣就会指着它。 “是啊,”杨继西看了看嫣嫣的嘴巴,“最近口水流得多,是不是要长牙了?” 转眼嫣嫣都四个多月了,有些宝宝长牙早的,已经开始了。 “还早吧,一般都是七个月后才开始冒头,”杨二爷爷闻言凑过来一起盯着嫣嫣看。 嫣嫣见眼前又多了一个脑袋,顿时小手挥舞着。 见他们父子二人盯着嫣嫣看来看去,端着一箩箕大馒头出来的杨二奶奶唤了一声,“进来吃饭了,盯着孩子干啥。” 身后的孙桂芳则是端着菜,杨二爷爷见此也去帮忙端菜。 杨二奶奶蒸的馒头香软绵绵,杨继西三人都十分喜欢,杨二爷爷咬了一口大馒头后说道,“我听副队长说,小溪沟后面那片山准备开荒出来,要种茶树呢。” “种茶树?” 杨二奶奶有些惊讶,把嫣嫣伸向馒头的小手轻轻拉开,“怎么想起种茶树了。” “隔壁几个生产队都有这个意思,队长能不跟上?再说,这茶树种出来了,生产队的收益不得更多?” 杨继西点头,“小溪沟和老槐树那几个地方都合适种茶树。” 上辈子他们生产队的茶树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的,后续采茶制茶再由生产队与国营点对接,生产队的收益的确大幅度上升。 “看来你也挺关注这事儿的嘛,”杨二爷爷笑道。 早就听杨继西说过生产队种茶的孙桂芳闻言笑道,“这些年,就咱们生产队一直在摸索怎么提高整体收益,别的生产队要么就是种果树,要不就是种花生啥的,咱们这边沙地少,花生也出得少,如果茶树能种出来,那就再好不过了。” “是这个道理,”杨二奶奶点头,见杨继西吃完过来抱嫣嫣,便把嫣嫣抱给他,自己安心吃饭了。 第二天下午吴大嫂过来串门时,脸上带着气愤,当着康嫂她们的面,把吴三妹狠狠骂了一通。 “大妹和二妹还回来问了问到底发生啥的,说她们生产队的人听说王家的事儿后,都说是吴三妹不检点,不然一个巴掌拍不响的话!” “这不就是说我们吴家姑娘不检点吗?我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吴大嫂气呼呼的样子,让她怀里的老四频频抬起头看她,样子十分可爱,杨二奶奶笑着抱过老四。 “我看这里面的事儿不是那么简单,你先别气,再说,吴三妹趁着鸡瘟回来搞事儿,别人不知道啊?” 杨二奶奶劝道。 “我就是气不过,养了她一场,到头来还成了仇人,”吴大嫂叹气,“得亏嫣嫣爹帮忙,不然我月子里吃大亏了。” 这个情他们都记着呢。 “谁说不是呢,”康嫂也点头,“我奶水本来就不怎么多,再没补一补,那欢欢和乐乐怕是没口粮了。” 又过了几天,王家兄弟被放出来的消息传了出来,王老婆子被批评,吴三妹被带走的事儿惊到了好多人。 得知吴三妹身上的痕迹是被她婆婆打的,吴三妹却趁机栽赃两个伯哥,一时间议论纷纷。 队长开会时,着重表明了不可以家暴这事儿,强调家和万事兴,最后提起种茶树的日子,因为现在还在翻地打肥啥的,所以再怎么也要三月底才能种茶树了,先提一提,让大伙儿心里有个数。 “这又是养兔子,又是种茶树的,是不是搞得太多了些?” “是啊,这要不就搞一门事儿,不然两头都没有抓住,那才搞笑了。” 也有村民表示搞太多东西,怕得不偿失。 但也有人对茶林起了心思。 “继西,你说兔子的事儿都有人负责,那这茶林要是成了,那不得有人看着?” 吴和国和杨继西一道回家的,便说起这事儿。 和吴和国有这心思的人不少,杨继东就是其中一个,不过他是拉着杨继康在后面说的。 杨继西想起上辈子茶林好像没有让某几个人固定看管,于是对吴和国道,“茶林不需要时时刻刻都有人看着,我想队长不会特意让人守着的。” “这也是,”吴和国拍了拍头,“我是想太多了。” “不过于大不是在养鱼了吗?虽然现在只有他家一个小塘,但你们家旁边不是有条小溪,引水挖鱼塘那不难。” 杨继西提醒着。 “这事儿我也想过,”吴和国说起自己的担心,“只是住在我们附近的几家人,孩子都多,就怕出事。” “拦起来不就成了?” 杨继西摊手,“再说,你可以拉着那几家人一起干嘛,家人都叮嘱过孩子,孩子更不会往那边跑了。” 光说养好了就能吃鱼,孩子们就会很听话不会去捣乱的。 吴和国哎呀一声,“我这个木头脑袋!我回去就和杨承文他们商量商量,杨继南参与了兔子,那这事儿就不找他了。” 不过还是得说一声,毕竟是一片地儿住着的。 “继西啊,过来吃玉米耙耙,”杨继西刚进院门,就被杨二奶奶招呼着,他应着,洗了手就进堂屋。 见桌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