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箕上放了十几个玉米面耙耙,还能瞧见里面的壳菜和咸菜,这是混着玉米面一起揉的,蒸好后,又在锅里刷上一点香油,然后烙了一下玉米粑粑的两面。 吃起来又脆又香。 家里的粮食满满的,杨二奶奶在吃的方面就更大方了。 “好吃不?” 孙桂芳问杨继西,嫣嫣被杨二爷爷抱到杨大爷爷那边玩去了。 “好吃,”杨继西点头,“玉米的清香很浓。” “好吃明儿我再做,”杨二奶奶笑眯眯地又拿起一个玉米耙耙,“你爹吃了五个呢,我都怕他肚子撑着了。” 其实这个年代大伙儿吃的还是比较多的,因为干活干得多,农忙的时候天刚微微亮就出发了,晚上天黑了才回。 他们家还好,想吃肉了就买,鸡蛋也是常有的,而且家里还买了年猪,有腊肉吃。 而大多数家庭是一个月才吃一个肉,所以吃素食那肯定就吃得多了,有时家里的粮食不够,那都紧张干活儿的人,孩子和在家的老人都会少吃一点,就为了把粮食留给挣工分的家人。 杨继西自打空间升级后,饭量也非常大了,加上他还要上工,干活儿从不偷见耍滑,自然是累的,吃的也更多了。 所以这几个月杨继西都准备在福窝里囤积粮食,家里有粮,空间里也堆满粮食,这才觉得心安。 “玉米面细,多吃也没关系,”杨继西笑。 “他也是这么说的,”杨二奶奶见孙桂芳吃完了,又给她一个,孙桂芳摆手。 “吃不下了,”孙桂芳吃了三个,又喝了点汤,这会儿觉得肚子撑得很,便坐在一旁听他们说话。 杨继西这一下就是八个下肚,这还觉得刚刚好,孙桂芳见此道,“再来碗面?” “不吃了,晚上吃多了睡不好。” 杨继西道。 “那也得吃饱,”杨二奶奶说。 “吃饱了,”杨继西帮着把碗筷端进灶房,孙桂芳推开他。 “你累了一天了,这里你别管,那边锅里温着洗澡水,去洗洗。” 杨继西见杨二奶奶也进来帮忙,便知道自己没啥用,于是便提着木桶去新灶房那边舀水洗澡去了。 等杨二爷爷抱着嫣嫣回来时,孙桂芳也忙完了,和杨二奶奶一起给嫣嫣洗了个澡。 嫣嫣洗澡的时候可乖巧了,大人拖着她的脑袋,她就乖乖地也不捣蛋。 “咱们嫣嫣的头发又黑又多,”杨二奶奶浇水给她洗头时夸道。 “胎毛剃了后,还能长这么多,我妈也觉得意外。” 欢欢和乐乐剃了胎毛,现在两个孩子的头发还没有嫣嫣一个人的多。 “以后梳大辫子,”杨二奶奶笑。 “梳两个,”孙桂芳摸了摸嫣嫣的小脸蛋,嫣嫣盯着她笑,孙桂芳只觉得心都化了,“真会撒娇。” “可不,咱们嫣嫣可会了,”杨二奶奶满脸赞同。 翻地打肥结束后,便是育苗的时间,杨继西他们也能休息好几天,想到这段时间县河边的红花也开得好,于是杨继西便带着孙桂芳母女去县里玩玩。 出门时,杨继西背着一背篓东西,里面是杨二奶奶给准备的,有送给张姨家,有送给杨文清他们,还有孙家那边的。 嫣嫣的满月酒,张姨家的两个孙子都病了,所以没能过来,但随礼还是托杨母带过来了的,这去县里自然要去拜访才是对的。 到县里的时候已经十点多了,二人先去了张姨家,张姨带着两个孙子在家,见他们来高兴得很。 “我来看看小嫣嫣,”在孙桂芳把孩子放下时,张姨赶忙将嫣嫣抱过去,瞧着变化极大的嫣嫣,她笑道,“嫣嫣长得可真好看。” 栓子和锁子伸长脖子要看,于是张姨便坐下,让他们兄弟只能看,不能动手。 “她就是之前姨姨抱着的小娃娃吗?” 栓子记性还不错,问道。 杨继西他们正在喝水,面前摆了水果和糖,闻言,孙桂芳点头,“刚出生的时候你们还去医院看过呢。” “我记得,”栓子背着小手,一副小大人的样子,“长得真快啊。” 这幅样子让三个大人一笑。 锁子年纪更小一些,他完全不记得这个妹妹了,只是好奇地看向孙桂芳的肚子。 “怎么了?” 孙桂芳冲他招手。 锁子盯着她的肚子小声道,“姨姨,你藏在这里的西瓜呢?” 之前锁子问孙桂芳的肚子为什么那么大,为什么会藏小娃娃,杨继西被缠得问久了,便说里面是瓜,瓜熟蒂落,就生了小娃娃。 锁子就以为里面是甜甜的西瓜,所以记得很清楚。 孙桂芳闻言哭笑不得,她瞪了一眼心虚的杨继西,“姨姨之前没藏瓜,就藏着妹妹,妹妹现在出生了,姨姨当然不用藏着她了。” 锁子听不懂,反正瓜没有了。 他便又来到张姨身旁看正精神的嫣嫣,“她好小啊。” “所以咱们锁子是哥哥,你得保护嫣嫣妹妹,知道吗?” 张姨笑道。 “好。” “我也要保护妹妹!” 栓子拍着胸口道。 在张姨这吃了午饭,给孩子换了尿布后,二人便带着嫣嫣又去了杨文清家。 杨文清一个人在家,这些日子他挺不好过的,有时候做梦梦见孙玉兰,对方也不说话,就站在杨继西他们的院子里,转过身看着他笑。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孙玉兰时的情景,如今却成了他的梦。 过年的时候杨继西夫妇也带着孩子过来拜了年,现在又见到他们,杨文清挺高兴。 “嫣嫣又重了一点,”杨文清给他们泡好茶,拿了点瓜果啥的放在桌上后,便抱过嫣嫣感受了一下道。 “可不,”杨继西点头,“手臂都一节一节的了,像莲藕。” 孙桂芳掩嘴一笑,并没有反驳,因为嫣嫣确实白白胖胖的。 她吃得好,奶水也足,嫣嫣口粮多,当然也跟着长。 “真好,”杨文清握住嫣嫣的小手,“什么时候可以叫叔叔啊?” “那可能明年去了,这才五个月呢,”孙桂芳说。 “也是,不着急,”杨文清抱了嫣嫣好一会儿,杨母恰好回来,便把嫣嫣也抱过去了,带着孙桂芳出门溜达, 杨继西看了杨文清几眼,杨文清懒洋洋地转过头,“哥怎么老看我?” “我看你精神不是很好,”杨继西略担心道。 杨文清想起经常做的那个梦,露出一抹略苦涩的笑,又怕杨继西看见后更担心,于是畅笑道,“这些日子我寄出去的文一直没有动静,因为想着那些事儿,所以睡得不是很好。” 杨继西不怎么信这个话。 杨母自然看得出杨文清对孙玉兰起了心思,只是因为自己的病,他不愿意多接触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