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淮南之事完了之后,倒也轻松。而边关无战事,卫晏留在京,也领了个军卫营统领的官。陆则闲暇之余,便央着卫晏带他去军卫营看看。他去了又不看将士们训练,反而往兵器营里面跑。 卫晏原以为他是对这些感兴趣,便也没多想。直到进来陆则每日忙碌,在书房里写写画画,时常到半夜,卫晏不免心中好奇。 已是夜深人静,夏日炎热,卫晏洗漱过后便只穿了一件单薄的中衣。他推开书房的门,看到坐在桌前写写画画的陆则,心下不免有些不愉,为他这段时间的沉迷。 他上前两步,整个人趴在陆则背上,脑袋枕在他的肩上,嘟囔着:“你忙什么呢?” 他说着,边随意往下看了一眼,顿时一怔。 之间那纸面上,赫然是一张弩的结构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满了字体,卫晏一时之间也看不懂。 陆则反手拍了拍他的脑袋,问道:“还没睡?” 卫晏摇了摇头,目光全然集中到那张纸上:“这是什么?” 他不自觉伸出手去碰,陆则并未阻拦,反而将那张纸更好地呈现在卫晏面前。 卫晏越看越心惊,忍不住抬眸急切地问道:“你这上面写的,都是真的?真的能达到目前弩箭一倍以上的射程?” 陆则温然颔首:“若是能造出来,自然是真的?” 卫晏看着那张纸,简直是爱不释手:“这、这简直……” 身为一个军人,没人能比卫晏更明白一个强大的武器所能带来的杀伤力。一个弩。箭看似不算什么,但若能在战场上,便能距数百步之外,神不知鬼不觉地取敌人首级。 他忍不住问道:“这个东西,若是要造出来,你有几分把握?” 陆则道:“八成。” 卫晏瞳孔一缩,内心的激动无以言表。陆则拉着他在自己膝上坐下,指着图纸上面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字慢慢同他道:“我研究过军卫营的那些武器,大致了解目前所存弩箭的射程范围,虽然已经不错,却还是有些缺陷。这段时日我勤加翻阅古籍,又同军卫营的将士以及工部的一些老工匠商讨过后,做出了这张图纸。” “若是能如我所想,那么这张弩箭的射程范围不仅仅是能增加至少一倍,还能……” 卫晏越听越心惊,同时也有中难说的复杂,他看着陆则,轻声道:“怎么忽然想到要研制这些东西?” 陆则笑道:“如今天下虽说相对太平,但战乱不知什么时候就起了。你是将军,上战场是在所难免,我不能陪你去,但也想尽可能帮上你一点忙。” 他揉着他的发:“只望这东西能提高一点你的生存概率。” 卫晏看着他良久,才把自己整个人缩在他怀里,心里好似被人灌了蜜一般甜丝丝的,却又有些酸涩难言。 陆则吻了吻他的额头,话中带笑:“怎么了?” 卫晏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什么,最后只瓮声说了一句:“我以后每次肯定都能从战场上活着回来的。” 他们肯定能白头到老的。 陆则揉着他头发的手顿了顿,眸中一片温柔:“你必须得活着回来。” …… 研制武器的事,自然是要同皇帝禀明。皇帝看着那张图纸,听着预想的效果,也是心中一阵热血。 他看着卫晏良久,终是走了下来拍了拍他的肩道:“你真是找了个宝啊!” 卫晏面上带笑:“那皇上是同意了?” “自然。”皇帝一挥手,眉宇间满是意气:“且让他放手去做,若是真能把这东西研制出来,朕以后专门给他开个军器监!” 卫晏道:“这可是皇上的话,臣记住了。” 皇帝忍不住笑骂道:“滚滚滚,赶紧滚回去,朕也能早点看到东西!” 有了皇帝的话,工部上下也都听从调令,陆则自然是大胆放心的做。 古代的工艺水平到底不必往后,一丝一毫的差错都能导致错误。陆则便带着一堆人记录研究记录研究,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过后,终于在一个月后的某一天,成功研发出第一柄完美的弩箭。 工部众人连忙将其呈至皇宫,皇帝此时正在同大臣议事,接到消息也是欣喜,再顾不上那些事,拉上那些朝臣一道去了宫中的练武场。 陆则和卫晏一起,萧凌瑞也来凑了热闹。皇帝喊来了宫中最好的神射手,让他在数百步之外的地方去射靶子。众人都提着一口气,直见那弩。箭带着难以阻挡的力道射了过去,直直穿过靶心,射到更远的一棵树上的时候,周围皆是一片沉寂。 直到片刻过后,皇帝才大喝一声:“好!” 众臣也都心惊这威力,纷纷叩首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有此武器,我大周国力可再上一层矣!” 陆则和卫晏相视一眼,皆是目光含笑。 武器造成,陆则是首功。皇帝要论功行赏,欲给他进官,陆则却婉言推辞,只说自己只喜欢研究那些武器,倘若真的身居高位,反而不知该做些什么。陛下若要赏,便请皇帝多赏些银钱。 皇帝闻言,心中虽说讶异,但细想便也明白,没再强求什么,而是如了他的意,将赏赐全都换成了珍稀的金银珠宝,堆满了侯府的一个库房。 彼时陆则牵着卫晏的手道:“瞧,为夫也是能养家糊口的了。” 卫晏难得见他这般模样,忍不住笑着说:“是,夫君最是厉害。” 花落花又开,春去春又来,两年时间悄然而逝,翰林院散馆考试也已经结束,皇帝循意愿,将人正式安排到了工部,任他为工部郎中,正五品官职。 实际上这两年陆则屡出成果,小到有利于农田开垦灌溉的农具、中到加快稻谷小麦剥壳的器械,大到各式各样的军器,每一项列出来都足以让他升官,而不是让他一直在员外郎的位置上坐着。但陆则说是不要求官名就当真不求,皇帝屡次要给他升官,他却每每拒绝,顶多多讨些赏赐。这一次升至郎中,还是工部正好有人缺了下来,皇帝觉得再不给他升官就说不过去了,硬塞给他的。 这两年的时间里,大周境内总体还算和平,西秦五王子顺利即位,与大周签下了百年互不侵扰的协约。边关互市也逐渐走上正轨,边疆的百姓也终于不必提心吊胆,能慢慢过上好日子。此外,大周之内虽说偶有动荡,例如干旱水患,也都是有惊无险地解决,再加上有个明君,整个国家都是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 但天子耳目不能达四方,纵是明君之下,亦是难逃贪污腐败。 京城三百里之外,颍州一处山匪为患,打劫过往百姓,最后竟然动到了官商的头上,皇帝勃然大怒,命卫晏带兵清缴。 陆则起初并未在意,以为很快就能回来,结果卫晏此去,却查出那些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