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徐大人,我离开陶府时,堤坝上堆的明明是石土,而今为何变作了细渣,你年初便去陶府看过,为何不见上报?是没查?查不出?还是不想查!反倒是公主的身世,查得好生清楚!」
「百姓在受苦,你们却好意思拿个骗子来殿上混淆圣听!雨下了半月之久,河坝数次决口,你们不闻、不问、不查、不顾,要置陶府灾民于何地,要什么时候才肯为百姓说一句话?要等到陶府难民叩响梁都的城门吗?还是要等我与公主命丧陶府!」
「我王啊,若不是近卫一路拼死保护,臣恐今生无缘向我王陈情!」张子娥揭开衣袖,手臂上满是伤痕,群臣尽皆失色。
徐朝生左右四顾,犹疑片刻后,一步上前:「张大人……」
「徐大人,开口前烦请三思,手里无一真凭实据,当真要与我一辩高下?」徐朝生面上蹙然布下一层阴影,喉间短促地溢出一声气音,张子娥乘势打断道:「臣非梁人,所作所为皆为梁国,却是你们这些生在梁国,长在梁国的人,欺上瞒下,结党营私,糟践同胞!年初我和公主为何过城门而不入,今日为何我二人身陷陶府暴雨,便有人来殿上质疑公主身世,这一桩桩恶行直指我与公主,明里暗里,环环相扣,绝不是什么巧合!」
她指向跪地的男子:「区区一小民,竟敢只身上殿妄议公主身世,背后究竟是何人指使?谁在梁国有如此滔天的权势,宁可牺牲一城之人,也要置我和公主于死地!」
「乱臣猖獗,大道不存!臣,请梁王明断!」
比起掷地有声的落语,更使朝臣震惊的是这位借国策门之便从不行跪拜礼的女子,此刻竟敛衣跪地。她虽是跪着,背脊却挺得笔直,像一把利剑直插山顶,在用另一种方式在展示雪亮的锋芒,那般凌人傲骨,骄矜盛气,令人不敢逼视。
王座上金光一乱,梁王长眉颤颤,右手撑住椅柄龙首,一怒而起:「你们……太让本王失望了!」
他降阶而迎,亲手扶张子娥起身:「我定还你与青舟一个公道。」
作者有话说:
大梁王朝·怒斥群臣
徐大人:都不悍跳,只有我跳了。
张子娥:你确定说得过我?烦请闭麦!
第109章亭下琴音
夏八月,垂荫婆娑,河畔军民三五成列,拿着耙子清理岸上淤泥。一片粗布短打间,容貌秀美的女子犹如一抹亮色,她轻衣简装,在竹竿支起的一座简陋凉棚下来回穿梭,转动着莹白的腕子盛出一碗碗凉汤,看上去十分忙碌。
劲风扬袂,马踏飞泥,凉棚不远处有一位白衣女子勒绳下马,棚下的姑娘闻声停下步子,将汤勺搁在碗上,在回首看她时,与她点头一笑。
疲惫本在眉尖蹙着,却不约而同地,在唇角挽起的那一瞬,一扫而空。
二人遥遥一顾,终不负彼此所托。
翌日,张子娥与公主联肩而行,穿野□□、过青柏林,牵衣昂首一望,不远处有一小亭隐在碧荫中。张子娥走上前去,见亭下有琴,顿了一刹,屏息缓缓抚上琴弦,更默了少顷,后说道:「多谢公主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