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其他题材 > 折煞双生枝 > 第204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204章(2 / 2)

子娥:嗯?

(姐妹而已)

子娥:我是说「又」?

明珏:去你的双公主,老娘是王,是王。要说双公主,那也是我和姐姐!

小柏:那我和阿玉也是双公主了。

红颜:醒醒,你就是长得像。

小柏:不管不管,就是就是。

红颜:好吧好吧。

#玉山颓#

第113章不夜天穹

尧山上那场震惊世人的会盟,成为了天下时局的转点。

李明珲久不归席,皇后苏美仪回帐后当即指认太子李昌煦弑君夺位,血气方刚的储君在再三激怒下,做出了令他悔恨终身的决定,出帐拔剑指向年轻的继母。梁王一心救女挺身而出,意外被刺重伤,边地战事因此一触即发。

天子失踪,太子失德,魏国边境未有部署,梁军攻城拔地之势有如破竹,一月内一州四城全部陷落,长剑直指通向南央的最后一道关隘。一把突如其来的战火,为本当欢庆的南蛮大捷蒙上了一层抹不掉的阴影。国不可一日无君,南央重臣陷入混乱,梁国手捏南央命脉,要求魏国废太子。

废了,立谁呢?其他几个儿子都不是能挑大梁的主,李明珲虽无用,但无过,谁都不希望他年纪轻轻就死掉,正在群臣无计可施之时,苏皇后回来了。这个身怀六甲的弱女子并未随大队人马从尧山回魏,而是留在尧山照顾她重伤的父亲,所有人都以为她会留在令她安心的母国,但她只身回到南央,不带一兵一卒,头上没有凤冠,却成为了真正的凤凰。

皇家目下无人可选,苏美仪若能诞下嫡子,尚可交由帝师教导,一切方可从长计议。然而留下她,今后难免会有梁国势力渗透朝堂,除去她,又恐梁国寻机生事。边地烽火连月不绝,梁军金鼓齐鸣,战不旋踵,李魏九成兵力尚在南蛮,调回还需时日,眼下单薄的防御根本抵抗不了那位白衣太尉饿狼般的进攻!不肯妥协,又不敢贸然激怒梁国,朝局混乱,决策重大,一干文臣武将谁都无法说服彼此,南央此刻需要一个有力的主心骨,在老将军回朝之前,镇住形势。

诀洛!

倘若诀洛那位逍遥王尚对李魏留有一分情分,请她对阵梁国,即使按兵不动,梁国亦不敢妄动。一线生机宛如一涌甘泉,姚丞相心如鼓擂,大步上前执笔抄袖,在文书过半时,他压腕恍然偏头扫视众臣。多年官海沉浮造就了他政治上极度的敏锐,目下气氛过于沉默,当他爆饮清泉时,有人同他一般如获大释,却有人似仍在梦中,他的眸光匆匆带过兵部尚书,再落笔时,笔锋已无起笔时的急切。

赶赴诀洛的快马还未出去一日,便匆匆折回。

没有诀洛了。

汉家,没有诀洛了!

是意料之外,亦是意料之中。

为防偷袭,诀洛送兵送粮支援南蛮乃是绝密,不想漠北小王距退兵不过短短一年,竟有胆子卷土重来,恰遇城防空虚,战鼓一响,无异于一座空壳对真枪真刀。兵败如山倾,北地军民多投靠梁国以求自保,梁国白捡了大半诀洛,与漠北骑兵隔苍水相峙。两线作战属兵家大忌,为防首尾不顾,张子娥马不解鞍,在布防李魏战线后,亲赴诀洛观察北地形势,从南到北,足迹踏遍了中土大地。

天顺二十八年二月,李守玉率大军抵达南央,与梁国分庭抗礼,梁王伤病未愈,拒绝归还土地,要求共治一州四城。正在主战派和主和派僵持不下之际,苏美仪诞下一子,取名为李昌平。为示意结盟好,梁国归还一州,与魏国共治四城,而年纪轻轻的太后开始垂帘听政,正式在波云诡谲的李魏朝堂争到一席之地,比起她如美玉碾就的美貌,她手中聚拢的权力愈加溢彩流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